中国语言生活和语言研究70年
——2019中青年语言学者沙龙在商务印书馆召开
1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北京语言大学、商务印书馆联合主办的“2019中青年语言学者沙龙”在商务印书馆召开。本次沙龙议题为“中国语言生活和语言研究70年”。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37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80余位语言学者出席沙龙。商务印书馆总编辑周洪波、汉语编辑中心主任余桂林主持。
沙龙现场
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刘利教授代表主办方致辞。暨南大学郭熙教授、北京大学袁毓林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文秋芳教授、清华大学黄德宽教授分别做主题演讲。
刘利在致辞中表示,回顾中国语言生活和语言研究的70年,主要目的有三点:一是要回首过去、致敬前辈。二是关注现实,牢记使命。三是展望未来、谋篇布局。今天我们把“语言生活和语言研究70年”作为议题,为的就是承担起促进社会进步和学术发展的责任。
刘利教授致辞
郭熙教授以“70年来的中国语言生活”为题,整理了70年来中国语言生活的不同阶段及其特征,提出了语言生活对语言、社会等的影响,并结合影响语言生活的重大事件和活动,总结了70年来语言生活的总体特征——社会变革、政治经济制度、人口流动、科技、自媒体、语言政策、语言教育在全方位地影响中国的语言生活,中国语言生活的健康稳步发展始终是主流。70年的语言生活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语言宝藏,有待进一步描写、挖掘、整理和抢救。
郭熙教授做主题演讲
袁毓林教授以“70年来中西文化激荡背景下的汉语语法研究”为题,在近代以来中西文化激荡的大背景下分阶段介绍了70年来的汉语语法研究历程,介绍了其间涌现的大批语言学者、研究成果和研究路径,提出了两种研究思路:一个是中国立场和世界眼光,一个是本土意识和国际眼光。他还结合北大经济学家林毅夫先生提出的近代以来知识分子分为七代人的说法,呼吁语言学界现在应考虑怎么样创造条件,让第七代语言学者能够脱颖而出。他说,现在大家都有一种挥之不去的焦虑:中国语言学和中国语法学在国际舞台上的失语,没有我们的声音。
袁毓林教授做主题演讲
文秋芳教授以“70年来中国外语教育发展特点与面临挑战”为题,将70年来外语教育概括为四个阶段,总结了外语教育经历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八方面的变化,如教学内容经历了“本土文化—目标语文化—多元文化—多元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变化,表明我们既要把世界介绍给中国,也要把中国介绍给世界。她提出,因材施教是真正的公平,我们要为国家培养一流人才、创新人才、关键人才,因为人才是第一资源;她还认为,虽然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会重塑语言教育,但外语教师不会失业,国民不会不需要学习外语。
文秋芳教授做主题演讲
黄德宽教授以“出土文献语言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为题,阐释了“出土文献”的内涵,分阶段回顾了出土文献与相关的语言研究进展。他认为,出土文献作为语料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随着出土文献研究水平的提高,这些语料到底是什么性质的,它的时代、产生的过程、版本流传的线索,我们的认识会越来越清楚。他指出,出土文献语言研究,具有学科交叉性的特点,需要研究者同时具备古文字学、古文献学和语言学等学科知识;相信在前人积累的基础上,出土文献语言研究将是一个值得开拓的新领域。
黄德宽教授做主题演讲
与会学者结合论坛主题和四位主讲人的发言,展开了深入讨论和交流,会场气氛活泼、热烈。
北京大学陆俭明教授提出,为了开创未来,要有问题意识、理论意识,更要有未来意识。研究人员必须认真思考语言研究新的发展方向和学科发展新的增长点,做到理论创新;并以“语言学+”为模式,更好地为国家、为社会服务。
陆俭明教授发言
北京语言大学李宇明教授在书面发言说,语言的存在和价值在于应用,用学术史的眼光看,语言结构研究、语言应用研究和语言生活研究构成了语言学研究的三部曲。三者协调发展,才能承担起中国语言学应该担当的社会使命。
李宇明教授(资料照片)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刘丹青研究员做总结发言。他将四个主题发言的内容概括为:官民关系,国家对于语言文字生活非常重视,政府对语言生活有巨大的影响;中外关系,语言文字工作从一开始就面对着尖锐的中外关系,要处理好本土意识和国际意识的关系;古今关系,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民族复兴的进程中,我们要更加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同时开放的中国也将永远致力于把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融合起来,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刘丹青所长总结发言
周洪波总编辑主持
“中青年语言学者沙龙”自2006年开始举办,本届为第14届。沙龙旨在广聚人气、搭建学术平台,议题涉及语言学界的热点话题,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