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引潮流 情同家人
——怀念我的导师Jan Blommaert教授
清华大学外文系 董洁
《语言战略研究》国际编委Jan Blommaert(1961.11.4~2021.1.7)
北京时间2021年1月7日晚间收到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UCL)李嵬老师的微信,告知Jan过世了。之后陆续有蒂尔堡大学的同事、同门传来同一讯息。虽然得知Jan患病已经有十个多月的时间,但是我心底一直期待他会好起来,希望奇迹能够发生。
认识Jan,并成为他的学生,本身就是一件神奇的事。当得知我对国内流动儿童研究感兴趣时,我的硕士导师、伦敦大学教育学院(Institute of Education,IoE)的Catherine Walter博士说,有一位教授我一定要见一下。果然,和Jan第一次的交谈就使我受益匪浅,并且彻底改变了我的学术发展轨迹。那次会面中,Jan向我展示出做学术研究不仅很重要、很有意义,而且可以是一件有趣、很酷而且充满激情的事。至今我仍清楚记得Jan以“村子里的老大哥进城”为例,为当时对社会语言学一无所知的我解释语言与身份认同之间的关系。多年以后,每当我在社会语言学课堂上为学生们解释语言身份认同的构建时,都会用到这个例子,眼前也会浮现出那天我们交谈的场景。那是一个美丽的四月天。
“你的导师是一位难得的学术天才。”北京语言大学卢德平教授这样对我说。Jan的确是一位学术天才。他拓展学术边界,开拓了全新的研究范式,引领了社会语言学的潮流。他倡导的理论,如声音理论(voice),语言意识形态(ideology),层级(scale),指向性(indexicality),超级多样性(superdiversity),时空体(chronotopicity),民族志语言景观(ethnographic linguistic landscaping),互文性(intertextuality),多模态(multimodality),等等,都成为影响社会语言学发展方向的重要理论。他的思想广阔深邃,言辞犀利但恳切,反应极快且极富洞察力。我曾经亲眼目睹他在一天之内撰写完成一篇论文。他写作时的文思泉涌、一气呵成令我羡慕不已。
当然,追随一位天才导师是有“副作用”的,那就是时常感受到自己的渺小,体会“难以企及”这个词语的含义。但是Jan从来不会让我们有这样的感受。他常说“假以时日,你也可以做到”。他对学生的关心真诚且充满善意,一句“近来生活待你如何”(How is life treating you)足以令学生感动。一度我频繁往返于北京和蒂尔堡之间,疲惫且沮丧。为了帮助我振作起来,Jan(有时是我的联合导师Sjaak Kroon教授)会花几个小时从蒂尔堡赶到阿姆斯特丹机场接我,直到我重拾信心,走出情绪的低谷。有段时间我没有找到合适的房子,他和夫人Pika Colpaert多次邀我到家里居住,并千方百计地打消我的顾虑,一再说并不会给他们添麻烦。导师一家给予我的关爱和友谊,令人永远难忘。
Jan对中国充满信心,也对中国社会语言研究充满好奇。他2007年第一次来中国访问,并于2008年在高一虹老师主持的北大外国语学院语言学沙龙做报告。之后的四年间,他每年都来中国访问一到两次,为中国取得的成就由衷地赞叹,为在北京、西宁、杭州、丽江发现和收集的民族志语料而欣喜。后来他由于健康原因难以长途旅行,但是仍然招收和指导了一批优秀的中国学生学者,不断地为我国社会语言学的发展助力。
我原计划2020年夏天赴欧洲看望Jan和他的家人,但因疫情阻隔而没能成行。这些天每每回首往事,便心痛不已;反复提笔,却不能成文。想起和Jan的最后通信竟然是讨论我们的合著Ethnographic Fieldwork的再版工作。没有来得及道别,是我的最大遗憾。感恩有幸得到这位睿智、有趣又充满魅力的学者的指导。
愿Jan Blommaert教授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