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RSS
Email Alert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
出版: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
编辑:《语言战略研究》编辑部
国际刊号:ISSN 2096-1014
国内刊号:CN 10-1361/H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36号
邮编:100710
电话:010-65219060;65219062
E-mail:yyzlyj@cp.com.cn
订购:全国各地邮购
邮发代号:82-104
总发行:北京市报刊发行局
定价:19.00元
2022年 7卷 3期
刊出日期:2022-05-10

语言战略研究
 
       语言战略研究
1 虚词研究重在求真
马 真
导读: 20世纪80年代初,我受命为汉语专业高年级开设“现代汉语虚词研究”课,同时为中文专业留学生本科高年级开设“现代汉语虚词”课。我认真研读前人有关汉语虚词的论著,发现虚词释义存在不少问题。我潜心研究了所要讲授的每个虚词,深切体会到虚词研究重在求真。我说的“求真”包含两层意思。
2022 Vol. 7 (3): 1-1 [摘要] ( 10 ) HTML (1 KB)  PDF  (0 KB)  ( 111 )
5 语言跨界谈 民族学家谈语言和语言生活
魏 剑,张海洋,易 华
导读: [编者按]人类的自然语言几乎都是民族语言,语言与民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语言的“万花筒”中能够看到民族的各方面特点。民族学家看语言,往往会超越语言的内部结构,从人类学、社会学等角度关注语言生活。本期跨界谈邀请了3位民族学者,向读者奉献他们关于语言的思考。
语言文字与生活世界 / 魏 剑,张海洋
从照顾到鼓励 / 易 华
2022 Vol. 7 (3): 5-7 [摘要] ( 15 ) HTML (1 KB)  PDF  (0 KB)  ( 89 )
8 主持人语 线上语言生活:现实与虚拟的双维转向
汪 磊
导读: 语言生活,应该说是自人类拥有语言就已经开始了。语言即是生活,没有无语言的社会生活,只是早期的语言生活场景相对较为简单。而“语言生活”的表述,则是20世纪90年代才为陈章太、李宇明等学者相继使用,并在社会实践和理论探索中不断完善的。按照李宇明最新的定义,所谓语言生活,就是“运用、学习和研究语言文字、语言知识和语言技术的各种活动”。
2022 Vol. 7 (3): 8-9 [摘要] ( 10 ) HTML (1 KB)  PDF  (0 KB)  ( 114 )
10 网络文学的“方言”书写、言语社区与修辞幻象
周 冰
DOI: 10.19689/j.cnki.cn10-1361/h.20220301
导读: 如果从1998年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发表算起,中国的网络文学已有20多年的历史。20多年来,网络文学从无到有,从小众到大众,从边缘到中心,逐渐成为文艺领域不可忽视的文类与力量。已有不少学者从语言学角度对网络文学加以探讨(如高群2002;魏天真2003;李星辉2008;胡勇2014;黄发有2018;郝然2021),虽然这些研究的数量、规模、影响不能与文学领域的“本体性”探讨相提并论,却表征着其作为一种新的“语言艺术”现象已经在语言学界引起了一定的学术关注。但就既有研究来看,学者们的探讨大多遵循媒介—语言变革的路径,从外部考察其在用词、用语等方面与传统文学语言的区别,却较少从媒介—语言生活的路径,探讨网络文学语言所折射、传达出来的媒介思维、生活态度等。在这个意义上,本文试图从网络文学的类型化发展入手,借助于对其类型“方言”书写特点的考察,呈现其类型化发展与语言、表达等的关联性,进而分析其语言交际、言语社区建构特性,对其如何通过语词、修辞等营构虚拟生存体验并借此介入现实进行分析。本文尝试表明,网络文学对接的是人们的媒介新生活,它以语言形成“区隔”,并借此建构了一种象征性现实,形成修辞性的写作与阅读“运动”,为人们提供一种基于修辞幻象的虚拟生存与生活体验。
当前的网络文学是以关键词聚类为特征的类型“方言”与“行话”书写。类型之下的社区化发展,不仅使“方言”社区成为网络文学的新现实,也使文学的审美、消遣特性逐步让位于“以言会友”的交往更生,促使网络文学走向言语社区的建构。而当从单向度的语言书写转向活态性的言语交际与言语社区,网络文学以言行事的语言生活效能凸显,它通过修辞幻象建构想象性现实,将人们导向了语言的“元宇宙”,以语言开启了人们的虚拟生存体验,从而实现了文学的意识形态功用。只有从语言战略的高度看待网络文学所呈现出来的“媒介新生活”,分析其在“虚拟生存”中所承担的语言意义,才能真正对之进行“解码”。
2022 Vol. 7 (3): 10-22 [摘要] ( 17 ) HTML (1 KB)  PDF  (0 KB)  ( 110 )
23 论网络语言的社群化
程润峰,谢晓明
DOI: 10.19689/j.cnki.cn10-1361/h.20220302
导读: 根据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1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10.11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为10.07亿,比例高达99.6%,中国已经达到了移动互联时代的新高点。我们的语言生活也在移动互联时代呈现出许多新的发展态势。王晶、谢晓明(2019)指出,随着各类即时社交平台成为当代交际的主要场域,网民利用某些流行语汇或表达格式频繁地互动,从而打破了传统社区的地域限制,建构出网络空间的诸多社群,并在社群内进行网络语言传播。我们把这一现象称为网络语言的社群化。
网络语言社群是移动互联时代通过语言建构的新的组织形式。网络语言社群化的表征包括网络语言社群的建构和网络语言的社群化传播两个方面。根据社群成员的语言需求,网络语言社群可分为兴趣社群、关系社群、幻想社群和交易社群4种基本类型。网络语言的社群化是在符号机制、媒介机制、关系机制和传播机制等多种机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与发展的,既有利于关注社会与批判现实、表达情感与调适心态的积极意义,也有容易导致语言贬值与社交壁垒、兴趣固化与思维情绪化的消极影响。从社群化视角来考察网络语言的发展现状,有利于拓展和深入网络语言研究。
2022 Vol. 7 (3): 23-33 [摘要] ( 25 ) HTML (1 KB)  PDF  (0 KB)  ( 93 )
34 直播带货中的多模态语言互动
王宇波,潘丹婷
DOI: 10.19689/j.cnki.cn10-1361/h.20220303
导读: 商务部的商务大数据监测结果显示,2020年上半年全国直播带货超1000万场,活跃主播数超40万,观看人次超500亿,上架商品数超2000万。直播带货作为伴随电商经济发展起来的新型营销模式,已成为中国数字经济中最活跃的表现形式之一。“带货”入选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年度十大网络用语”,“直播带货”也成为快手、百度、《咬文嚼字》发布的年度热词。
直播带货是一种以视频社交方式来达成商品交易目的的电子商务,其实质是一种说服观众实现购买的互动交际行为,包含直播预热、直播过程、直播反馈3个步骤,涉及社交媒体平台和虚拟直播间2个互动语境。使用多模态综合分析框架和会话分析中的受众设计理论对直播回放视频及其相关社交媒体评论的语料进行研究,发现:社交媒体语境中,主播通过“频繁使用交互符号”“情绪化的个人表达”等社交话语设计引导受众参与直播;直播语境中,竖屏带来的近距离体验和直播间高情态的背景元素编码为受众提供了良好的体验氛围。直播过程以言语作为主要的交际模态,主播作为说话人通常使用开场白、会话历史和身体姿势等策略引起听话人的互动,增强受众的参与度及购买意愿。直播带货对当代语言生活产生的影响是:(1)语言作为生产要素的性质越发凸显,语言消费成为刺激经济发展的新活力。(2)语言发展高度“互联网”化,更新速度加快,碎片化表达成为主流,网络语言生活呈现高度多模态交互特征。(3)直播带货“话术”使得行业语言服务呈现蓬勃发展活力。
2022 Vol. 7 (3): 34-46 [摘要] ( 16 ) HTML (1 KB)  PDF  (0 KB)  ( 121 )
47 国际在线语言康复的新发展#br#
陈雯珺,钱 倩,朱双双,〔美〕李苏安3
DOI: 10.19689/j.cnki.cn10-1361/h.20220304
导读: 远程语言康复(telepractice),是指将远程通信技术应用于言语语言病理学和听力学的远程专业服务实践中,通过连接临床医生之间,临床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对话,对患者的语言障碍进行咨询、评估和治疗。远程通信方式多种多样,可包括电话、电视、网络等。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疫情中越来越多语言康复活动得以在网络平台上,以更为稳定和便捷的方式展开,从而衍生出“在线语言康复”这一概念。在线“语言”诊疗相对于其他在线诊疗实践(如“在线肢体康复”)更具优势。由于人类一切与语言相关的活动都以人声指令为主要手段(辅以动作、表情等),因此语言康复活动也适合以在线的方式开展。本文回顾了国际在线语言康复发展的历史,辅以基于CiteSpace梳理的可视化文献佐证,探讨了近10年国际在线语言康复的发展路径及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的最新发展动向,以期为中国语言康复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远程语言康复治疗已有4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利用互联网技术发展为新的在线语言康复治疗,自2010年进入稳定发展阶段。梳理最近10年国际在线语言康复的发展路径以及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的最新发展动向,可以发现:疫情发生前,在线语言康复的发展一直面临不少阻碍;疫情的到来使政府和民间对在线康复治疗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国际上不少科研和临床机构迅速反应,积极主动地开展在线语言康复实践,研究成果呈井喷式增长,医患双方也对在线诊疗方式总体上给予积极的评价;各国开始全方位测试在线语言康复的临床疗效,打造和开发多样化的在线诊疗实施场地和技术以满足群体患者的治疗需求,尤为关注对语言诊疗有迫切需求的群体;同时,各国也开始探讨在线语言康复成本核算方面的问题。中国在线语言康复行业发展相对滞后,原因在于:关于在线语言康复诊疗的宣传少,大众对其认知度和接受度低;医师队伍数量少、任务重,无暇应对在线诊疗业务的开发;在线语言康复的收费标准尚未制定,存在诸多不确定性。鉴于此,建议中国在国家层面进行科学规划,加大在线语言康复的宣传科普和基础设施建设,布局线上医疗产业;同时,建立全国统一的言语治疗师准入制度,扩大言语治疗师从业队伍,并设立合理的在线语言康复医保报销机制,促进新时代“健康中国”行动战略下在线语言康复行业的发展。
2022 Vol. 7 (3): 47-58 [摘要] ( 12 ) HTML (1 KB)  PDF  (0 KB)  ( 95 )
59 国外网络语言生活研究的发展与思考
刘昌华
DOI: 10.19689/j.cnki.cn10-1361/h.20220305
导读: 自1969年阿帕网(ARPANET)诞生,互联网已经走过50余年的历史。1994年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至今也已将近30年。第4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3%,手机网民规模达10.29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9.7%。放眼全球,维奥思社和互随(We Are Social & Hootsuite)最新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月,全球互联网用户已达46.6亿,其中社交媒体用户数量为42亿。
国外对网络语言生活的研究,始于20世纪末计算机专家对网络术语和网络用语的考察。其后,沿着网络语言学(以语言本体研究为主)、计算机辅助交际、语言政策导向3个源流向前发展。移动互联使网络空间更加独立化和实体化,催生了更多丰富的议题。主要议题有:线上语言教育研究、网络语言学发展中的语言本体研究、基于互联网交际的语言问题研究、语言政策导向的网络语言生活研究。整体来看,国外网络语言生活研究呈现出以下特点:维度多样化、视野国际化、语言政策理论与应用增多。其研究不足包括对发展中国家网络空间的语言问题关注不够,缺乏语言生活观的指引。国内网络语言生活研究应加强与国外学界的沟通和学习,包括制定网络语言生活的相关国际标准,多传播中国声音,加强语言生活观的国际传播及其在网络语言生活研究中的应用,推动语言生活派网络语言生活相关研究的国际出版。
2022 Vol. 7 (3): 59-71 [摘要] ( 37 ) HTML (1 KB)  PDF  (0 KB)  ( 93 )
72 “线上语言生活”多人谈
李 玮,王本华,陈卓铭,祝有肉、杨 雪、张羽思,王 辉,宋 伟
导读: 当语言遇到互联网,两者相互作用,出现语言网络化,产生了大量与网络空间相适配的新的语言现象,并催生出网络语言这一新概念。
从语言学角度看,网络语言是一种符号;从文化与传播视角看,网络语言是一种新媒介,传递出网络社会从形式到内容的革命。媒介环境学派的保罗·莱文森曾提出“玩具—镜子—艺术”的媒介技术演进论。从媒介进化的角度看,网络语言的发展变迁也可以作如是观。
将网络语言的发展推向艺术阶段 / 李 玮
积极探索真正意义的线上语文教学新模式 / 王本华
线上语言康复为康复者带来福音 / 陈卓铭
影视创作应分情境合理使用网络语言 / 祝有肉、杨 雪、张羽思
网络语言暴力需要综合治理 / 王 辉
2022 Vol. 7 (3): 72-77 [摘要] ( 13 ) HTML (1 KB)  PDF  (0 KB)  ( 109 )
78 论老年语言福利体系的构建
滕延江
DOI: 10.19689/j.cnki.cn10-1361/h.20220306
导读: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人口结构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口步入老龄阶段,老龄化已成为中国人口结构面临的新挑战。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达26 402万,占18.70%,相比10年前增高5.44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 064万,占13.50%。中国发展基金会发布的《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预测,到2050年,65岁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27.9%。毋庸置疑,老龄人口比重越来越大,已成为中国今后一段时期的基本国情,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大规模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和治理都将提出严峻挑战;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和亿万百姓福祉。
当下,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如何在语言领域提升老年群体的幸福与健康指数,语言福利研究便是其中的热点之一。语言福利是国家或组织机构为特定群体提供语言产品与服务,并由政府、社会组织机构买单或给予优惠的机制,老年语言福利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语言福利体系包含语言学习、语言救助、语言康疗和语言抚慰4个方面,福利形式丰富多样。发展老年群体的语言福利事业,开发相关老年语言福利产业,兼具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助于提升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以及语言福利获得感。构建老年语言福利体系,需要从建设主体、立法保证、资金投入、技术支持、人才培养等5个方面开展工作,确保老年语言福利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促进“健康中国”建设。
2022 Vol. 7 (3): 78-87 [摘要] ( 9 ) HTML (1 KB)  PDF  (0 KB)  ( 92 )
88 老年话语的计算机自动文本分析:进展与前景
黄立鹤,曲惠宇,杨晶晶
DOI: 10.19689/j.cnki.cn10-1361/h.20220307
导读: 近年来,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持续加深,对老年人话语产出特征的研究在国内外广泛开展。与记忆、思维等认知过程相似,人类语言产出能力也会随着自然年龄的增长或疾病侵袭而逐渐衰退(Burke & Shafto 2004)。
使用计算机自动文本分析来考察老年人话语产出特征,是智能技术在老年语言学领域中应用的一个重要实例。Coh-Metrix和LIWC是国内外最常用的两种自动文本分析工具,在国外老年语言学研究中已被广泛使用。前者及其衍生工具侧重语篇分析,从语篇结构特征评估老年人群的话语连贯性、衔接性;后者侧重从词汇入手进行语言心理特征测量,考察老年人的思维方式、内心状态及人格特征。两种工具对老年失智症等疾病的早期诊断和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未来研究应关注自动化转录和切分的可行性,利用此类工具对失智症患者进行长期追踪研究以提高病程判断的精准度,进一步评估此类方法能否在临床上检测老年人认知水平的变化过程。我国应加快建设老年人话语语料库,同时开展针对汉语自动文本分析工具的开发。
2022 Vol. 7 (3): 88-96 [摘要] ( 10 ) HTML (1 KB)  PDF  (0 KB)  ( 100 )
版权所有 © 2015 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语言战略研究》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36号 邮编:100710
电话:010-65219060;65219062 传真:010-65523101 E-mail:yyzlyj@cp.com.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