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1917 年开始的白话文运动影响深远,也留下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白话文运动取得的成绩,是白话文正式进入学校常规教育课程,在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加速取代文言文,成为书面汉语的主流文体。从当时直至现在对该运动的历史叙事,一般都将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比作欧洲各国自文艺复兴起民族语言文学取代拉丁语文学,同时将之比作一场文学上的革命。这种观点在两个重要方面比附失伦。首先,从语言文字的形式方面看,20 世纪初白话文传承的是中国上千年的语言文化传统,相比而言,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各民族新兴书面语历史短暂,语言资源贫乏;欧洲民族语言文字取代拉丁文以后,后者基本被摒弃,而文言文始终是中国语言教育和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其次,欧洲各国民族语言取代拉丁文成为主流文体,是个渐变的历史过程而不是狂飙突进式的革命。白话文的情况与此相仿。白话文作品在元、明、清时期广为传播,自19 世纪下半叶起白话文使用更为普遍。白话文运动与其说是一场革命,不如说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变革,是数百年乃至上千年中国语言应用传统的传承和发展。19 世纪下半叶中国步入现代化进程以后,该发展开始加速,直至20 世纪20 年代初取得阶段性的成果。白话文运动的真正意义,是提出了“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十字方针,为此后汉语标准口语和标准书面语的成型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为汉语拼音化给出了前提条件。19 世纪以来在语言文字改革问题上提出的重要主张如何落实,此方针为之提供了指引。
|
|
关键词 :
白话文运动,
传承,
摒弃,
新文化运动,
文言,
白话
|
|
通讯作者:
陈平,男,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语言与文化学院讲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功能语法、话语分析、语义学、语用学、社会
语言学及历史语言学。
|
引用本文: |
陈 平. 白话文运动:传承还是摒弃[J]. 语言战略研究, 2017, 2(4): 61-70.
Chen Ping. null. , 2017, 2(4): 61-70.
|
|
|
|
|
陈独秀 1917/1935a 《文学革命论》,《建设理论集》,胡适编选,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
|
|
陈独秀 1917/1935b 《答胡适之》,《建设理论集》,胡适编选,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
|
|
陈独秀 1919/1993 《〈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陈独秀著作选》第1 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陈独秀 1923/1993 《答适之》,《陈独秀著作选》第2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傅斯年 1919/1935 《怎样做白话文》,《建设理论集》,胡适编选,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
|
|
胡全章 2015 《清末白话文运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胡 适 1917/1935 《文学改良刍议》,《建设理论集》,胡适编选,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
|
|
胡 适 1918/1935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建设理论集》,胡适编选,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
|
|
胡 适编选 1925/1935 《建设理论集》,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
|
|
胡 适 1933/1935 《逼上梁山》,《建设理论集》,胡适编选,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
|
|
黎锦熙 1925/1979 《为反对设“读经科”及中学废止国语事上教育总长呈文》,《近代中国教育史料》,舒新城辑,台北:文海出版社。
|
|
黎锦熙 1934 《国语运动史纲》,上海:商务印书馆。
|
|
林 纾 1919/1983 《论古文白话之相消长》,《林纾研究资料》,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
刘半农 1917/1935 《我之文学改良观》,《建设理论集》,胡适编选,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
|
|
吕叔湘 1944/1992 《文言与白话》,《吕叔湘文集》第4卷,北京:商务印书馆。
|
|
钱玄同 1918/1935 《寄陈独秀》,《建设理论集》,胡适编选,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
|
|
吴履平 2001 《20 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
徐时仪 2015 《汉语白话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
严 修等 1917 《中华民国国语研究会简章》,《新青年》第三卷第一号。
|
|
周作人 1921/1935 《思想革命》,《建设理论集》,胡适编选,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
|
|
Burke, Peter. 2004. Languages and Communities in Early Modern Europ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1] |
邱春安,严修鸿,王 榕. 梅州客家山歌的保护与传承调查研究[J]. 语言战略研究, 2023, 8(1): 87-96. |
[2] |
王莉宁,康健侨. 中国方言文化保护的现状与思考[J]. 语言战略研究, 2022, 7(4): 76-85. |
[3] |
曹贤文,金 梅. 美国新泽西州华二代华语传承调查研究[J]. 语言战略研究, 2021, 6(4): 44-55. |
[4] |
林瑀欢. 海外华语传承研究综述[J]. 语言战略研究, 2021, 6(4): 65-78. |
[5] |
姚 敏. 马来西亚华人社会、华语社区与华语传承[J]. 语言战略研究, 2021, 6(4): 11-18. |
[6] |
李春风. 缅甸华语传承模式研究[J]. 语言战略研究, 2021, 6(4): 19-28. |
[7] |
刘 慧. 柬埔寨华人家庭语言规划与华语传承调查研究[J]. 语言战略研究, 2021, 6(4): 29-43. |
[8] |
邹春燕. 广州客家家庭方言代际传承研究[J]. 语言战略研究, 2019, 4(2): 23-30. |
[9] |
周庆生. 语言适应-传承模式:以东干族为例[J]. 语言战略研究, 2018, 3(4): 10-18. |
[10] |
单韵鸣,李胜. 广州人语言态度与粤语认同传承[J]. 语言战略研究, 2018, 3(3): 34-41. |
[11] |
李嵬 祝华. 想象:跨国移居家庭传承语维持与转用的关键因素[J]. 语言战略研究, 2017, 2(3): 20-37. |
[12] |
萧旸. 民族认同与传承语焦虑[J]. 语言战略研究, 2017, 2(3): 38-55. |
[13] |
曹贤文. 海外传承语教育研究综述[J]. 语言战略研究, 2017, 2(3): 67-77. |
[14] |
郭熙. 论祖语与祖语传承[J]. 语言战略研究, 2017, 2(3): 10-19.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