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兆麟 1997 《建立“汉语通论”的新尝试——〈汉语学〉》,《中国社会科学》第4 期。
|
|
崔应贤 2003 《谈谈修辞学的学科定位问题》,《平顶山师专学报》第3 期。
|
|
刁晏斌 2012a 《两岸四地语言对比研究现状及思考》,《汉语学习》第3 期。
|
|
刁晏斌 2012b 《试论海峡两岸语言微观对比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 期。
|
|
刁晏斌 2014 《港澳台地区标准书面汉语的共性与个性》,《语言教学与研究》第6 期。
|
|
刁晏斌 2015a 《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现代汉语差异与融合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
|
刁晏斌 2015b 《试论两岸语言“直接对比”研究》,《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
|
刁晏斌 2016a 《再论两岸语言微观对比研究》,《文化学刊》第8 期。
|
|
刁晏斌 2016b 《关于进一步深化两岸四地语言对比研究的思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
|
刁晏斌 邹 贞 2014 《基于计算的海峡两岸女性译名性别义溢出情况对比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
|
郭 熙 2004 《“对外汉语学”说略》,《汉语学习》第3期。
|
|
郭 熙 2006 《论华语研究》,《语言文字应用》第5 期。
|
|
郭 熙 2009 《华语规划论略》,《语言文字应用》第3 期。
|
|
江蓝生 2016 《直面现实语言生活》,《语言战略研究》第3 期。
|
|
李宇明 2014 《汉语的层级变化》,《中国语文》第6 期。
|
|
李宇明 2017 《大华语:全球华人的共同语》,《语言文字应用》第1 期。
|
|
陆俭明 2016 《对汉语教学要有这样的认识》,《语言战略研究》第2 期。
|
|
陆俭明 2017 《“华语”的标准:弹性与宽容》,《语言战略研究》第1 期。
|
|
吕 俊 2001 《对翻译学构建中几个问题的思考》,《中国翻译》第4 期。
|
|
吕 俊 兰 阳 1997 《从学科学的角度谈翻译学的建立》,《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第1 期。
|
|
宁 静 罗永胜 2015 《词汇语用学学科问题探究》,《外国语言文学》第3 期。
|
|
史有为 1993 《呼唤柔性 走向柔性》,《汉语学习》第1 期。
|
|
王 宁 2006 《谈中国语言学研究的自主创新》,《南开语言学刊》第2 期。
|
|
王希杰 1988 《什么是“现代汉语”?“现代汉语”是什么?》,《汉语学习》第2 期。
|
|
王希杰 1990 《〈汉语学习〉和汉语学及汉语学学》,《汉语学习》第5 期。
|
|
王晓梅 2017 《全球华语国外研究综述》,《语言战略研究》第1 期。
|
|
邢福义 汪国胜 2012 《全球华语语法研究的基本构想》,《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 期。
|
|
邢公畹 1994 《现代汉语教程》,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
|
徐大明 王晓梅 2009 《全球华语社区说略》,《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3 期。
|
|
杨自俭 2000 《对译学建设中几个问题的新认识》,《中国翻译》第5 期。
|
|
杨自俭 2002 《谈谈语言和语言学》,《外国语》第1 期。
|
|
俞咏梅 2006 《汉语学现代转型的前提批判》,《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 期。
|
|
郑颐寿 2011 《辞章学新学科建设刍议》,《肇庆学院学报》第1 期。
|
|
周明朗 2017 《全球华语大同?》,《语言战略研究》第1 期。
|
|
朱 玲 李洛枫 2013 《广义修辞学:研究的语言单位、方法和领域》,《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 期。
|
|
祝晓宏 2016 《近十年来华语研究的理论探索与应用进展》,《语言学研究》第21 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祝晓宏 周同燕 2017 《全球华语国内研究综述》,《语言战略研究》第1 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