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RSS
Email Alert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
出版: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
编辑:《语言战略研究》编辑部
国际刊号:ISSN 2096-1014
国内刊号:CN 10-1361/H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36号
邮编:100710
电话:010-65219060;65219062
E-mail:yyzlyj@cp.com.cn
订购:全国各地邮购
邮发代号:82-104
总发行:北京市报刊发行局
定价:19.00元
2025年 10卷 1期
刊出日期:2025-01-10

语言战略研究
 
       语言战略研究
1 大语言模型的“语言”跟自然语言性质迥然不同
陆俭明
导读: 大语言模型的诞生“在人类历史上称得上史无前例的技术成就”(孙茂松),因为这使机器真正能跟人自由对话了。先前的自然语言处理——具体到汉语就是中文信息处理,其目的就是要让机器能理解我们人所说的话语,反过来又能生成让我们人能接受的话语,以实现“人机对话”。为达到此目的,上世纪70年代解决了“字处理”问题;80年代进一步解决了“词处理”问题,包括分词和词性标注;90年代逐步解决了“句处理”问题,包括句子的句法分析和语义分析。处理方法逐步由基于规则进而采取基于规则和统计相结合的手段。进入21世纪,进一步尝试研制并使用浅层神经网络模型,同时开始使用多层感知机(MLP)、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循环神经网络(RNN)等“数据驱动”来实施自然语言处理,实际上已综合使用词汇分析技术、语法分析技术、语义理解技术、上下文关联分析技术和深度学习算法,以提升中文信息处理的准确度。然而效果还不是十分理想。应该承认,大语言模型无疑大大超越了自然语言处理已有的成果。
2025 Vol. 10 (1): 1-1 [摘要] ( 3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5 “中国语言生活研究二十年”多人谈
陈 平,周庆生,赵世举,赵守辉,刘海涛,方小兵,董 洁
导读: 传统语言研究大多专注于语言本体。1960年代开始,社会语言学渐渐成为国际主流语言研究的一部分。1980年代之后,社会语言学在中国兴起,许多大学开设了社会语言学课程,学术期刊也经常刊发高质量的社会语言运用调查报告。2000年之后,以中国语言运用为主要研究对象、注重语言研究的社会效用的语言生活研究,驶入发展的快车道,与本体研究齐头并进,成为中国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与此前的相关研究相比,语言生活研究覆盖的范围更为广泛,理论建设的意识更为自觉,最难能可贵的是具有强烈的服务社会的意识,许多研究成果取得显著的社会效果。
2025 Vol. 10 (1): 5-11 [摘要] ( 4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12 二十年来的中国语言生活研究
李宇明
DOI: 10.19689/j.cnki.cn10-1361/h.20250101
导读: 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备受关注,古来如此。但“语言生活”作为一个概念在中国使用,仅有几十年历史。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语言生活”才发展为中国语言规划学的一个基础概念。检索中国知网,截至2024年11月底,篇名中含有“语言生活”“语言文字生活”“语文生活”的论文,已过万篇;以这些词语为关键词的,有近500篇。
“语言生活”这一词语,尽管在中国已经使用了70来年,但它作为语言规划学的基本概念受到广泛关注、得到深入阐发,则是近20年来的事情。近20年来,语言生活的研究硕果累累,有效推进了中国语言生活的进步。其一,重新定义了“语言生活”的概念,深入了解了中国乃至世界语言生活状况;其二,集中开展了语言生活一些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如语言生活和语言舆情的监测与研究、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的制定与维护、语言扶贫和语言助力乡村振兴、语言服务和应急语言服务、语言经济与语言产业发展、大华语与海外华语传承等;其三,建立了研究机构体系、“语言生活皮书”系列、学术期刊方阵和一批学科点,探索了人才培养的多种举措;其四,提出了构建和谐语言生活、促进社会沟通无障碍、全面开展语言服务、提升语言能力、保护和开发语言资源、发掘弘扬中华语言文明等六大理念,躬行“从语言生活到语言生活”这一“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学术研究范式,开创了中国语言生活研究的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并在海外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
2025 Vol. 10 (1): 12-25 [摘要] ( 5 ) HTML (1 KB)  PDF  (0 KB)  ( 5 )
26 语言功能规划视角下的新时代语言立法
张日培
DOI: 10.19689/j.cnki.cn10-1361/h.20250102
导读: 加强语言立法对保障语言文字事业高质量发展、促进语言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为语言文字专门立法的国家之一,还有一大批法律法规规章等含有关于语言文字内容的条款,在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语言立法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不过,对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的要求,以及国家关于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的战略部署,中国语言文字法律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语言立法的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大。
当前,中国语言立法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但也还存在系统性不强、可操作性不强、内容有局限等不足。解决这些问题,科学推进新时代语言立法,需要加强语言功能规划研究。语言功能规划是关于多语言多功能的发挥场域、实现路径、关系协调等的规划,强调多语言多功能的有序而充分发挥,为构建语言政策和语言战略体系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语言立法的核心任务是确立语言政策体系,核心功能是为国家实施语言战略提供法律保障。语言功能规划视角下,新时代语言立法应统揽语言生活全局,协调处理好多语言多功能之间的关系,探讨构建国家义务模式;应面向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构建涵盖语言规范、语言教育、语言文化建设、语言服务等内容的全面系统的法律制度体系。
2025 Vol. 10 (1): 26-35 [摘要] ( 3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36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张振达
DOI: 10.19689/j.cnki.cn10-1361/h.20250103
导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以下简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1年1月1日起施行,是中国正式步入语言文字法治阶段的标志。时至今日,中国已经基本构建起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制度为主体的多层级构成、多主体参与的语言文字法制体系,迈入了语言文字法治建设新阶段(王春辉2020;张日培2020;李宇明2021)。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中国语言生活依法治理的基础。该法自公布、施行至今25年,对该法的研究可分为法律解读、“良法”讨论、“善治”转向3个时期,呈现语言研究和法律研究两类视角。学界对该法的角色地位、主要功能、对象范围、特点原则等达成了基本共识,在以下方面则尚存争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概念及界定,汉语拼音的地位性质与使用范围,语言权利和义务,“软法”属性,“非通用语言文字”立法,外国语言文字的使用及其规范。面对新时代语言文字法治建设要求,需要在以下方面做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修订工作:(1)科学研判,深究法理依据;(2)与时俱进,修订法律规定;(3)系统落地,对接执法司法;(4)共享共治,增强法治意识。
2025 Vol. 10 (1): 36-43 [摘要] ( 3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44 国家认同视域下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修改
叶 强
DOI: 10.19689/j.cnki.cn10-1361/h.20250104
导读: 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第19条第5款规定的国家义务。2000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宪法》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以下简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该法在语言文字的使用、监管和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界对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修改的研究,从注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标准化,发展到重视语言权的保护,再发展到强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认同作用,形成了朝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方向发展的修法共识。从国家认同语境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修改应从处理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关系入手,着重解决以下问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法律上应该具有何种地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应该如何学习和使用?对于某些特殊群体,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是否应该有硬性要求?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应该做什么?参考近年来国家层面的语言文字政策和地方性法规规章内容,建议:确认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主体地位,明确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使用的具体情形,规定国家机关、教育机构和其他公共服务行业工作人员的语言资质条件,配齐少数民族学校教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材、师资和设备,真正让这部法律成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保护和传承的根基。
2025 Vol. 10 (1): 44-53 [摘要] ( 4 ) HTML (1 KB)  PDF  (0 KB)  ( 3 )
54 当代俄罗斯的语言立法与语言关系发展
何俊芳,郭亚星
DOI: 10.19689/j.cnki.cn10-1361/h.20250105
导读: 语言立法是对语言的地位、权利、使用、发展、保存和保护等进行调节的法律行为,是国家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在法律形式上的集中体现(何俊芳2003:28)。从世界各国的语言立法情况看,一些国家仅在宪法中对语言的地位和权利做出简要规定,另一些国家则除宪法外,还制定专门的语言法,对不同语言的地位、权利和使用范围等做出更加明确、具体的法律规定。相比较而言,对某种或几种语言从国家层面进行专项立法的情况并不是特别多见,而在一国之内制定的地方性语言法规或语言条例等则更常见一些(周庆生2003:53)。俄罗斯联邦(以下简称“俄罗斯”)的语言立法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相对较为完整和系统,既具有国家层面对联邦国语和民族语言的立法,又有地方层面的相关语言立法,对语言关系的调节产生着重要影响。
语言立法是对语言的地位、权利、使用、发展、保存和保护等进行调节的法律行为,是国家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在法律形式上的集中体现。俄罗斯的语言立法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相对较为完整和系统,既有国家层面的《俄罗斯联邦宪法》和《俄罗斯联邦国语法》《俄罗斯联邦民族文化自治法》等专项立法;也有地方层面各共和国的相关立法。长期以来,俄罗斯的语言关系中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如对各共和国国语的学习应遵循义务性还是自愿性原则规定不明确,联邦官方将“母语”等同于民族语言为某些共和国提供了法律操作的借口,等等,这些问题导致某些地区出现语言争端。从俄罗斯的语言立法和语言关系发展情况看,在多民族国家的语言建设中,应通过法治化建设为国家通用语的推行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并在实行双(多)官方语言的自治地方坚持国家通用语的主导地位和应有的语言秩序。
2025 Vol. 10 (1): 54-61 [摘要] ( 3 ) HTML (1 KB)  PDF  (0 KB)  ( 4 )
62 描写还是解释:由ChatGPT反思语言学的两种目标
袁毓林
DOI: 10.19689/j.cnki.cn10-1361/h.20250106
导读: 2022年11月30日,这也许是一个值得语言学人永远记住的日子:在这一天,美国人工智能机构OpenAI发布了ChatGPT,这是一款以聊天机器人形式呈现出来的人工智能系统,它仿佛真的能够理解和生成人类自然语言;因此,也有可能动摇主宰当代语言学的某些理论假设或研究信念。不信的话,你可以试着跟它像朋友一样问答聊天和争辩纠正,看看期间有没有什么违和感。比如,下面是2023年5月4日笔者跟它的一段对话:
本文在现代大语言模型语境下反思语言学研究的两种目标之争:精确描写(语言事实,how)还是科学解释(语言能力,why)?以此为中心,讨论了一系列相关的问题,并考察了ChatGPT能否捕获长距离依存、能否理解句法与语义分离的句子、对语言的科学解释与精确描写是否对立。得出的结论是:(1)ChatGPT等大模型能够超越马尔可夫过程模型,来捕获语句中不同词语之间的长距离依存关系;能够隐式地学习基本的句法和语义知识,从而理解、识别和生成语义异常的句子。(2)对语言的精确描写和科学解释并不对立,并且前者比后者更加重要。(3)生成语法学的“原则与参数”范式下的范畴语法,对于描写人类自然语言有不可克服的困难。(4)语法学的研究取向应该是语义优先,而不是句法优先。(5)大模型的成功说明:对语言事实的准确描写远比对语言能力的抽象解释更为基本。
2025 Vol. 10 (1): 62-74 [摘要] ( 3 ) HTML (1 KB)  PDF  (0 KB)  ( 5 )
75 国际学界关于ChatGPT语言能力的争论与思考
时 仲,田英慧,司富珍
DOI: 10.19689/j.cnki.cn10-1361/h.20250107
导读: 计算机能思考吗?这是图灵的文章《计算机器与智能》(Turing 1950)的开篇之问。“图灵之问”在人工智能和语言学等领域引发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大讨论,争论的焦点是机器能否具备与人类相同的语言和思维能力,而其终极关怀则是:人工智能是否能具备与人类同等的心智?
随着ChatGPT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在应用方面取得极大成功,语言官能是否为人类独有的问题引起热议,国际学界形成两个对立的阵营。一方认为,大语言模型语言理解和产出方面达到了媲美人类的水准,对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提出了挑战,甚至足以取代生成语法的语言学理论地位。另一方则认为,人类语言习得“刺激贫乏”但生成能力惊人,而大语言模型“学习”语言依靠输入海量数据,因此,它无法对人类语言的本质问题给出合理性解释,在语言的核心属性方面与人类语言官能存在本质区别。不少实证测试也对夸大大语言模型在语言学理论中的地位的观点进行了批判。本文认为,对这一问题的讨论,首先应思考如下问题:(1)区分科学理论建构与工程应用;(2)对“可能的语言”与“不可能的语言”的区分做出原则性的预测与解释;(3)探讨自然语言习得“刺激贫乏”与大语言模型依靠“豪华型”海量数据之对立背后的深层原因;(4)对句法在人类语言和大语言模型中的地位进行更多维度和更系统的对比评测。
2025 Vol. 10 (1): 75-86 [摘要] ( 4 ) HTML (1 KB)  PDF  (0 KB)  ( 5 )
87 大语言模型在哪里挑战了语言学?
石 锋
DOI: 10.19689/j.cnki.cn10-1361/h.20250108
导读: 2022年年底,ChatGPT横空出世,人工智能进入大语言模型时代。有着“人工智能教父”之誉的杰弗里·辛顿(Geoffrey E. Hinton)2024年10月8日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在获奖访谈中说:“神经网络在处理语言方面,比乔姆斯基语言学派产生的任何东西都要好得多。”此前,他在都柏林大学学院接受尤利西斯奖章的获奖感言中,就曾毫不客气地指出“语言学家被一个叫乔姆斯基的人误导了好几代”(陈国华2024)。他对乔姆斯基语言学的批评,引起了语言学界的强烈反响,或赞同,或反对,莫衷一是。我联想到以前有两个人对于西方语言学的评论。一个是鲍林杰(Bolinger 1981):“没有哪一个科学领域像语言学那样,存在着如此之多的谬误,不仅存在着,而且还继续被当作真理传授着。”一个是杰里内克(Jelinek 1988):“每次我炒掉一位语言学家,言语识别系统的表现就会提升。”可是他又说:“我可以跟语言学家很好地合作。”(Jelinek 2005)作为语言学家,重要的不是去赞成或反对,而是需要认真反思:大语言模型在哪里挑战了语言学?语言学该怎样把挑战变为机遇?
“人工智能教父”辛顿对乔姆斯基的批评,值得语言学者思考:大语言模型究竟在哪里挑战了语言学?本文讨论以下问题:(1)搞大语言学还是小语言学?这一问题涉及语言学研究对象拓展和研究范式转换。当前特别需要把小语言学观念转变为大语言学观念,建立基于数据和概率统计的多学科、跨领域的科学观。大语言学向外融合文、理、医、工等多学科,向内跨越语音、语法、语义、语用等多领域,海阔天空,大有作为。(2)语言和思维可分还是不可分?人类的思维可以离开语言,语言不可离开思维。思维是为了交流,没有新信息,思维会失去活力而枯竭。不能人为地把思维和交际分离开。(3)语言习得是先天的,还是经验的?人工智能弃用乔姆斯基的语言先天论,转而基于语言经验论,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功。(4)人工智能会不会有思维,甚至有生命?人工智能不会具有生命。人工智能的语言是离开思维的语言。流利的语言并不等于自主的思维。离开人类智能的主宰操控,人工智能将一事无成。我们要学会驾驭人工智能,适应这个有了人工智能的世界,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2025 Vol. 10 (1): 87-96 [摘要] ( 5 ) HTML (1 KB)  PDF  (0 KB)  ( 5 )
版权所有 © 2015 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语言战略研究》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36号 邮编:100710
电话:010-65219060;65219062 传真:010-65523101 E-mail:yyzlyj@cp.com.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