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RSS
Email Alert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
出版: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
编辑:《语言战略研究》编辑部
国际刊号:ISSN 2096-1014
国内刊号:CN 10-1361/H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36号
邮编:100710
电话:010-65219060;65219062
E-mail:yyzlyj@cp.com.cn
订购:全国各地邮购
邮发代号:82-104
总发行:北京市报刊发行局
定价:19.00元
2017年 2卷 3期
刊出日期:2017-05-10

语言战略研究
 
       语言战略研究
0 语言认同和民族的边缘化
周清海
语言,对个人、对国家,都是一种资源。在全球化的时代,掌握多种语言资源,是个人或国家发展的重要前提。这是大家都能理解的。但处理语言问题、处理语言教育问题,就不是那么简单,这关涉民族和谐、民族认同、国家战略等更高层面的问题。
改革开放之后,汉语进入了大融合的时期。和谐融合关系到民族语言的健康发展,也关系到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尊重华语之间存在的差异,并不意味着华语会发展成为多种语言变体。在交流之中,最多人用的语言,必然占有优势,能起主导作用。就是看到这一点,在华文应用和教学上,我们提倡向普通话倾斜,让下一代能集中精力,学好华语。
母语和母语教育问题,和国家民族的认同密切相关。现代汉语是国家认同的语言,是每个中国公民一定要掌握的语言,也是汉民族认同的语言。
对于海外华人,汉语只是华族认同的语言,而不是所居地国家的高层语言。华人生活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国家里,除了自己的民族母语之外,如果不能掌握该地区或者该国家的主要语言,自己或者整个族群都将被边缘化。
东南亚华人就面临这样的难题。如果期望维持与掌握自己民族认同的语言,并且语言能力要达到中国的水准,同时又要掌握该地区或者所属国家的高层语言,达到能与当地民族竞争的水准,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华人的语言和语言教育就面临对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选择问题。只有少数人能掌握两种第一语言,能掌握三种第一语言的,更是微乎其微了。
过去,东南亚的华人子弟只掌握华语,没掌握好当地的高层语言,就到中国台湾地区升学,之后就留在那里,只有小部分回到原居住地。在语言教育里把民族认同的语言保留在高水准,而造成下一代的人口大迁移,是不适当的。现在的华人子弟是到中国升学,之后是回到原居住地还是留在中国发展,是年轻下一代面临的抉择。只有具备双语能力,才能让年轻的华人子弟有更多的选择。掌握原居住地的高层语言和国际语言(如英语),是应对全球化的必要条件。这三种语言,应该如何抉择,如何处理,是华人面临的语言和语言教育的现实问题。
改进语言学习方法,调整语言课程设计,建立适合学习者能力的不同语言课程,或者根据地区和专业的需要,分配人才,学习面向不同领域的语言教育课程等,都应该提到日程上来。把华文水平能比得上中国大陆及港台地区当作华语区语言学习的唯一目的,当作办校的唯一宗旨,是不现实的。
在华人语言认同的基础上,注意当地高层语言的学习、英语的学习,以避免可能出现的下一代的人口大迁移,是今后华人语言教育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
另一方面,中国也应该协助海外华文教育工作者,看清楚自己区域所面对的语言问题,不能只注意资助办校,应从整个课程的设计上,建立更合理的语言课程。同时,也应考虑通过华文的学习,协助各华语区的年轻华人重新建立彼此之间的人际关系,培养有国际观的年轻下一代。
人才是资源,具有民族语言认同的人才,对华语区、对中国都是资源。华语区华语的学习与推广,是汉语国际推广的核心。避免华校因语言学习处理不当而造成年轻华人子弟被边缘化,或者造成年轻华人人口的大迁移,这个问题应该提到日程上来。
2017 Vol. 2 (3): 0-1 [摘要] ( 173 ) HTML (1 KB)  [PDF (0 KB)  ( 340 )
5 历史学家谈语言和语言生活
郭小凌 刘志伟 拱玉书

散心按语:语言文字是记录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语言文字本身的创立、传承、融合、转用就是一部人类文明史。历史在语言文字中得以延续,语言文字也在历史中不断繁衍、更新。语言文字研究和历史研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法割离开来。本期我们邀请三位历史学家就语言文字与历史发表观点,以飨读者。

1.没有语言文字,就没有历史学(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郭小凌)
2.关于语言地图历史机制的一点思考(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 刘志伟)
3.语言文字与古代西亚文明史(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拱玉书)

2017 Vol. 2 (3): 5-9 [摘要] ( 204 ) HTML (1 KB)  PDF  (0 KB)  ( 350 )
10 论祖语与祖语传承
郭熙

祖语传承教育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作为学术概念的heritage language 对中国的语言传承研究也产生了影响,以“祖语”作为中文名称有利于相关概念系统的建立,探讨祖语的性质、特点、生态以及传承的类型对语言传承教育的理论建设有积极意义。在祖语教育中断、祖语处于其他强势语言包围等情况下,建构祖语和祖语保持意识,对于祖语传承教育极为重要。应该在祖语教育目标的确定、祖语保持和祖语教育的形式、祖语本体、祖语资源库建设、祖语活力及祖语能力评估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2017 Vol. 2 (3): 10-19 [摘要] ( 285 ) HTML (1 KB)  [PDF (0 KB)  ( 348 )
20 想象:跨国移居家庭传承语维持与转用的关键因素
李嵬 祝华

想象指人们对自己未来的设想,包括将来在什么地方生活,成为什么样的人等。在异国生活中,跨国移居家庭在传承语维持和转用问题上面临诸多选择:是否维持家庭传承语?如何维持传承语?是否放弃传承语?放弃传承语后学习并使用什么语言?在这一抉择过程中,想象发挥着关键作用。文章以保持传承语和放弃传承语的两类英国华裔跨国移居家庭为对象,进行了长达二十多年的语言民族志调查研究,得出上述结论。调查采用叙事性访谈方法,访谈分两个阶段进行:在第一个阶段的访谈中,主要请跨国移居家庭成员设想未来十年会在什么地方生活,会做什么,以及会成为什么样 的人?十年之后,从这些接受访谈的家庭中挑选一部分家庭进行第二阶段的回访。我们对访谈结果进行了分析,分析内容包括:(1)过去的生活经验;(2)对未来经历与环境等的设想;(3)对各地及不同文化的认知与想象;(4)引起主要行为变化的重新评估或重新想象的关键时刻;(5)对各种想象的自我评价。文章还重点分析了同一家庭中不同成员在想象方面的分歧和冲突,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想象方面发生的变化。最后,文章还讨论了在语言维持与转用研究以及一般的双语研究领域,把想象作为一个关键因素来研究所具有的理论及方法上的指导意义。

2017 Vol. 2 (3): 20-37 [摘要] ( 305 ) HTML (1 KB)  [PDF (0 KB)  ( 336 )
38 民族认同与传承语焦虑
萧旸

本文介绍传承语教育中身份与情感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尝试通过实证研究在传承语焦虑与民族认同之间建立理论关联,再进一步对传承语学习者做群体内部的差异性分析。基于114名中文传承语学习者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民族认同和传承语读写焦虑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传承语学习者群体内部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具有不同方言背景的学习者在民族认同和语言焦虑上有截然不同的表现:传承语背景为广东话的学生体现出较强的民族认同感 ,也有较高听说技能焦虑,而普通话背景的学习者则体现出较高的读写焦虑。来自不同移民代的学习者也体现出一定的差异:学习者中的第二代移民比第一代移民有更高的听说焦虑,虽然他们在整体民族认同感上没有明显不同,第二代移民对民族身份所携带的文化内涵表现出更强的探索意愿。这一组发现对传承语教育的教学、教材编写与教师培养有直接的指导意义,此外,本研究也探讨“身份—焦虑”这一关联在传承语教育理论框架建设上的贡献,并为未来研究发展提出建议。

2017 Vol. 2 (3): 38-55 [摘要] ( 392 ) HTML (1 KB)  [PDF (0 KB)  ( 324 )
56 国际祖传语研究焦点分析——基于《祖传语期刊》历年文献
方小兵

本文介绍了将英文术语heritage language译作祖传语的理据,并基于对2002 年创刊的《祖传语期刊》14年来所发表原创性论文的全面梳理,归纳总结出该领域的六个焦点话题:(1祖传语母语的术语辨析;(2祖传语者界定中的语言能力与文化关联之争;(3)祖传语教育中的语言变体选择;(4)年龄、性别、阶层等社会因素对祖传语态度的影响;(5)祖传语权利的非完整性;(6)祖传语教育政策的社区性。文章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评析,并指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一些不足。

2017 Vol. 2 (3): 56-66 [摘要] ( 124 ) HTML (1 KB)  [PDF (0 KB)  ( 359 )
67 海外传承语教育研究综述
曹贤文

当双语教育在美国等国陷入低谷之际,“传承语教育”为保护少数族裔的语言和文化竖起了一面新的旗帜。文章分析了传承语教育兴起的背景,总结了海外传承语教育研究的发展概况,并从传承语和传承语学习者的界定、传承语习得特征、传承语学习者的身份认同、传承语教学研究等方面评析了海外传承语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最后对借鉴传承语教育研究成果,更好地推动汉语在海外的传承和传播提出了希望。

2017 Vol. 2 (3): 67-77 [摘要] ( 141 ) HTML (1 KB)  [PDF (0 KB)  ( 347 )
78 “语言传承”多人谈
戴庆厦 等
散心按语:在历史进程和社会变迁中,语言也在不断生存和发展。一种语言的传承,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息息相关。语言的传承尤其是华语传承,对汉语国际推广、海外华侨华人的民族认同、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传承与保护等都有重要意义。如何做好语言传承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是中国语言战略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期我们邀请了9 位海内外语言学家以笔谈形式围绕“语言传承”发表观点,以飨读者。
 
1. 中国的语言传承工作能够为世界提供参考 (云南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戴庆厦)
2. 语言传承研究的三个视角:主体、客体与环境 (华东师范大学 吴勇毅)
3. 语言传承与双语能力 (香港理工大学 陈瑞端)
4. 新加坡人的身份认同与语言传承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吴英成) 
5. 海外语言传承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澳大利亚新金山中文学校 孙浩良)
6. 东干语案例可以作为语言传承畅通与中断的典型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周庆生) 
7. 台湾地区汉语方言传承一瞥 (华侨大学 任 弘)
8. 在日华侨华人汉语传承的优势和短板 (日本神户学院大学 胡士云)
9. 华语传承能为汉语国际传播做出贡献 (北京语言大学 王建勤)
2017 Vol. 2 (3): 78-85 [摘要] ( 319 ) HTML (1 KB)  PDF  (0 KB)  ( 356 )
86 1971—2010年西方关于语言权利的重要理论思考——《语言政策与规划·语言政策与语言权利》述评
何山华
null
2017 Vol. 2 (3): 86-93 [摘要] ( 101 ) HTML (1 KB)  [PDF (0 KB)  ( 352 )
94 国际语言景观研究的新视野和新趋势——《语言景观中的冲突、排他及异见》评介
韩艳梅

由Rani Rubdy 和Selim Ben Said 担任主编,麦克米兰出版社2015 年出版的《语言景观中的冲突、排他及异见》(Conflict, Exclusion and Dissent in the Linguistic Landscape)一书,通过语言景观的视角,关注并探讨由语言政策、语言政治和语言等级观念等导致的冲突、排他与异见,以及相关的意识形态与身份建构等问题。该书代表了国际语言景观研究的最新发展方向。

2017 Vol. 2 (3): 94-96 [摘要] ( 324 ) HTML (1 KB)  [PDF (0 KB)  ( 335 )
版权所有 © 2015 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语言战略研究》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36号 邮编:100710
电话:010-65219060;65219062 传真:010-65523101 E-mail:yyzlyj@cp.com.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