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RSS
Email Alert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
出版: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
编辑:《语言战略研究》编辑部
国际刊号:ISSN 2096-1014
国内刊号:CN 10-1361/H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36号
邮编:100710
电话:010-65219060;65219062
E-mail:yyzlyj@cp.com.cn
订购:全国各地邮购
邮发代号:82-104
总发行:北京市报刊发行局
定价:19.00元
2020年 5卷 6期
刊出日期:2020-11-10

语言战略研究
 
       语言战略研究
1 用AI技术研究自然口语,可以提上日程了
林茂灿
导读: 《中国语音学报》近期刊登了科大讯飞公司祖漪清研究员等的论文《用语言复制方法记录濒危语言——锡伯语案例》。该文提出了用人工智能技术记录濒危语言的一种新方法。我们从这一研究成果看到:语言学家跟人工智能工程师协作,可以在下面两个方面先行动起来:一是研究表情语;二是研究焦点与篇章之间关系。这项研究既可以取得有国际话语权的语言学成果,也会对AI技术发展产生重要推动作用。
《中国语音学报》近期刊登了科大讯飞公司祖漪清研究员等的论文《用语言复制方法记录濒危语言——锡伯语案例》。该文提出了用人工智能技术记录濒危语言的一种新方法。我们从这一研究成果看到:语言学家跟人工智能工程师协作,可以在下面两个方面先行动起来:一是研究表情语;二是研究焦点与篇章之间关系。这项研究既可以取得有国际话语权的语言学成果,也会对AI技术发展产生重要推动作用。
2020 Vol. 5 (6): 1-1 [摘要] ( 16 ) HTML (1 KB)  PDF  (0 KB)  ( 170 )
5 主持人语: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王 晖
导读: 2020年10月,新中国成立以来第四次、新世纪新时代以来第一次全国语言文字会议召开,这次大会在我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历程中具有继往开来的里程碑意义。
2020年10月,新中国成立以来第四次、新世纪新时代以来第一次全国语言文字会议召开,这次大会在我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历程中具有继往开来的里程碑意义。
2020 Vol. 5 (6): 5-5 [摘要] ( 17 ) HTML (1 KB)  PDF  (0 KB)  ( 112 )
6 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的新使命
言 实,周 祥
DOI: 10.19689/j.cnki.cn10-1361/h.20200601
导读: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我国的语言文字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纵观新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历程,大致分为3个阶段。
本文立足于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新时代坐标,从国际国内多维度分析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新形势、新需求、新挑战和新机遇,对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新目标从步骤、内容、指标和思维主轴等方面进行了思考。文章提出了“体系+能力”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图谱和实践路径图谱,并建构了语言文字工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体系框架,探讨了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主要思路和内容。
2020 Vol. 5 (6): 6-16 [摘要] ( 13 ) HTML (1 KB)  PDF  (0 KB)  ( 151 )
17 新中国语言文字事业的历程与成就
张日培
DOI: 10.19689/j.cnki.cn10-1361/h.20200602
导读: 语言文字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旨在促进语言文字在国家建设和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语言文字事业开拓进取,砥砺前行,取得重大成就。
学界关于新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史的研究成果丰硕。王均(1995)、苏培成(2010)、费锦昌(1997)等在不同时间节点上进行了系统记录与描述;姚亚平(2006)、郭龙生(2008)、李海英(2015)等基于实践进行了理论探讨;陈章太、谢俊英(2009)回顾了60年发展史,探讨和反思了不同阶段的特点、经验与不足;周庆生(2013)从主体性和多样性的视角对语言政策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黄行(2015)聚焦“现代汉语规范化”探讨了历史与现状。近期,李宇明(2019)探讨了70年来语言规划和语言研究对语言生活的深刻影响,周庆生(2019)综述了70年来的语言政策研究情况,郭熙(2019)在讨论中国语言生活特征和走向时回顾了70年间的重大语言事件,张洁(2019)和苏培成、李宇明、张日培(2020)梳理了70年来开展的主要工作。
本文将新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分为推行文字改革、强化语言规范、促进语言和谐、构建语言战略4个时期,回顾其演进历程;将七十多年来的工作归纳为整理简化汉字与汉字规范、推广普通话与现代汉语规范、制订推行汉语拼音方案及其规范使用、语言文字信息化、语言文字法治建设、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语言服务、中华语言文化传承传播8个方面,简述了其主要成就。新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经验与特点主要包括:守正创新,开拓进取;融入大局,顺势而为;统筹兼顾,科学作为。
2020 Vol. 5 (6): 17-28 [摘要] ( 15 ) HTML (1 KB)  PDF  (0 KB)  ( 159 )
29 关于语言文字治理现代化的若干思考
王春辉
DOI: 10.19689/j.cnki.cn10-1361/h.20200603
导读: 2020年10月,新中国成立以来第四次、新时代第一次全国语言文字会议召开。这次会议与第三次会议时隔23年,其重要性可见一斑。会议的一个重要议题是,要“推进语言文字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无疑,这将是未来一段时期中国语言文字事业的一个核心议题。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新理念、新阶段。语言文字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构成,是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在新历史时期的新发展。基于不同的视角,它有“体系的和能力的”“本体的和应用的”两种内涵。语言文字治理现代化体现在多个维度:领导力的,发展格局的,理念的,制度的,科技的,智库的,队伍与学科的,等等。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的语言文字治理现代化呈现出一些新进路和新趋势,也必将历史地担负起新时代的新任务和新使命。
2020 Vol. 5 (6): 29-36 [摘要] ( 13 ) HTML (1 KB)  PDF  (0 KB)  ( 134 )
37 “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多人谈
李宇明,姚喜双,张世平,洒 强
导读: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当今语言规划的两大社会背景,也是两大使命。通过语言规划来促进这两个“共同体”建设,是时代课题。共同体的命运共同,需要语言共通。
以语言规划促进两个“共同体”建设 / 李宇明
重视语言文字在文化自信建设中的作用 / 姚喜双
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的指路航标 / 张世平,洒 强
2020 Vol. 5 (6): 37-40 [摘要] ( 17 ) HTML (1 KB)  PDF  (0 KB)  ( 184 )
41 中国语言扶贫的意义
王春辉
导读: 中国语言扶贫的意义体现在实践与理论两个层面,彰显在历史和国际两个纬度。
实践层面,中国语言扶贫探索了许多新路径,建构起了“统筹部署——政策协调——精准施策——实地调研——学术探讨”配合协同的治理体系,为减贫脱贫事业的整体推进贡献了力量。统筹部署集中体现在党的领导和高层重视以及五级联动和加大投入上;政策上“中央——部委——地方”协调推进;措施上是线上与线下相结合,长期与短期项目相搭配,规范引导与具体操作相配合,扶贫与扶智、扶志相协同,不同年龄段精准施策,政府—企业—社会—个人四方参与,普通话与少数民族语言以及诸方言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实地调研,既有政府相关部门工作性质的,也有学界专家研究指向的;学术探讨方面则是论坛、文集、专题、论文、专著、数据库建设的全方位助力。
2020 Vol. 5 (6): 41-41 [摘要] ( 16 ) HTML (1 KB)  PDF  (0 KB)  ( 119 )
42 语言扶贫的理论逻辑与治理效用
向德平,张 坤
DOI: 10.19689/j.cnki.cn10-1361/h.20200604
导读: 语言的内在本质决定了它并不直接导致贫困的生成,但是语言能力问题会制约个人及家庭乃至区域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贫困人口识字率低、普通话能力差、综合素质不高、观念落后、地区发展动力不足(赫琳2018)。这些问题显著地增大了贫困代际传递的社会风险,阻碍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增加其贫困程度和脱贫难度。同时,贫困会影响群众学习第二语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继而固化了语言使用的语境和传统的思维方式,限制语言学习的内容和形式,导致一些技术性的语言学习手段和实用性的语言学习培训难以付诸实践。
语言扶贫是贫困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贫困治理的重要方式。语言扶贫参与贫困治理成效显著,可以提升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促进贫困人口的社会流动和社会融入,传播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推进各民族全方位的交流合作。为了高质量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需要在语言扶贫工作中处理好物质扶贫与扶智扶志的关系、阶段性任务与周期性工作的关系以及国家通用语言与少数民族语言、方言的关系,充分发挥语言扶贫的治理效用。
2020 Vol. 5 (6): 42-49 [摘要] ( 15 ) HTML (1 KB)  PDF  (0 KB)  ( 113 )
50 语言扶贫成效评价的原则和方法
饶高琦,魏 晖
DOI: 10.19689/j.cnki.cn10-1361/h.20200605
导读: 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也是《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8—2020年)》收官之年,如何对语言扶贫取得的成效进行质性、量化相结合的有效评价是亟待研究的问题。
本文简述了语言扶贫的概念,重点讨论语言扶贫成效评价“评什么”“怎么评”两个问题。在语言功能视角下,语言扶贫成效评价应抓住语言功能的作用域,以语言功能在此作用域中产生的经济、精神红利为对象,遵循结构性评价与功能性评价、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总体评价与专项评价相结合及实施分层评价的原则开展。本文还提出了第三方评价、城乡区域一体评价等评价方法。
2020 Vol. 5 (6): 50-57 [摘要] ( 21 ) HTML (1 KB)  PDF  (0 KB)  ( 108 )
58 闽南农村语言状况调查
付义荣,胡 萍
DOI: 10.19689/j.cnki.cn10-1361/h.20200606
导读: 农村是我国反贫困工作的重点与核心,因为我国贫困人口主要分布于农村地区。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提出要举全国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的总体目标。为了响应这一战略决策,2018年年初,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国家语委制定《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推普脱贫》),提出:“到2020年,贫困家庭新增劳动力人口应全部具有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沟通交流和应用能力,现有贫困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具备基本的普通话交流能力,当地普通话普及率明显提升,初步具备普通话交流的语言环境,为提升‘造血’能力打好语言基础。”很显然,《推普脱贫》是将“推普”视为“脱贫”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对待的。
即便地处经济发达地区,闽南农村仍旧有必要进行“推普脱贫”工作。此次调查发现,普通话在闽南农村已基本普及,但整体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在厦漳泉三地,漳州农村则是未来推普的重点区域,而就“脱贫”来看,小学文化程度以下的中年人群又是推普的重点对象;普通话的普及并未威胁到闽南话的生存和优势地位,但却造就了大量兼说闽南话与普通话的双言人。
2020 Vol. 5 (6): 58-68 [摘要] ( 19 ) HTML (1 KB)  PDF  (0 KB)  ( 130 )
69 云南瑞丽缅甸籍流动人口的语言能力与职业发展
李 佳,张 洁
DOI: 10.19689/j.cnki.cn10-1361/h.20200607
导读: 21世纪全球化背景下,人口、资金和语言的流向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流动的目的地不再局限于欧美发达国家,许多中东和亚洲国家及地区也已成为理想之地(Buckingham 2016;Erling et al. 2019;Lorente 2017)。此外,流动方式也在发生深刻变化。自上而下的全球化常见于发达国家和地区,伴随大型企业、公司的入驻和大量资金的流动,流动人口以精英多语阶层为主(Barakos & Selleck 2019;Heller 2007),逐渐形成以英语为主导的多语组合格局。自下而上的全球化多发于发展中国家和边境地区,以跨境流动人口为主体,以个人或家族行为为驱动,其流动的资本量较小(Blommaert 2008;Omoniyi 2004)。自下而上的全球化,也称为“跨境迁移”,已有研究表明(Han 2013;Piller & Lising 2014;Polanco & Zell 2017),跨境流动人口的语言学习方式和社会流动实现路径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精英阶层有很大差别。因为经济条件和时间的限制,跨境人口无法像精英阶层那样到正规学校接触主流语言教育,他们常以非传统的学习方式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学习迁入地语言,社会流动方式受制于国籍和对象国的移民政策(Han 2013)。目前,对自下而上的全球化进程中流动人口的语言问题研究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Piller 2016),鲜有研究涉及我国边境地区跨境外籍人口的语言使用、职业发展和社会融入状况。
全球化背景下流动人口的语言能力和职业发展是社会语言学关注的话题,然而现有相关研究多聚焦欧美发达国家的精英群体,鲜有研究涉及边境多语地区的跨境流动人口。“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我国边境地区涌现大量跨境外籍人口,影响我国边境地区的语言格局,为我国当下的语言扶贫事业带来新的发展路径。本文基于中缅最大陆路贸易口岸云南省瑞丽市的田野调查,探讨缅甸籍跨境流动人口的语言能力及其在华的职业特征和发展路径。研究发现,语言是实现来华缅籍人口生存和发展的资本,边境地区的不同行业对多语能力呈现不同需求,以汉语为主导的多语能力不但是实现来华缅籍人口职业发展和社会流动的最佳模式,也为中缅边境地区的融合发展带来语言辐射效应。本研究为我国边疆地区脱贫攻坚提供可参考的语言治理方案,为我国边境汉语国际教育提供可借鉴的新思路,为我国面向邻国的“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2020 Vol. 5 (6): 69-77 [摘要] ( 12 ) HTML (1 KB)  PDF  (0 KB)  ( 142 )
78 近二十年国外语言与贫困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尹小荣,巴特勒·努尔兰
DOI: 10.19689/j.cnki.cn10-1361/h.20200608
导读: 2019年10月14日,阿比吉特·班纳吉等3位经济学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标志着他们“在减轻全球贫困方面的实验性做法”受到世界的瞩目与肯定。在中国,脱贫攻坚也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贫困”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缺乏,不能达到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状态;《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poverty”的首个义项是缺乏满足基本生活的金钱或物质的状态。国外学者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关注语言与贫困问题(方小兵2019)。威廉姆斯(Williams 1970)主编的论文集《语言与贫困:同一主题的多种视角》和哈伯特等(Harbert et al. 2008)编辑出版的《语言与贫困》从多个视角讨论了贫困与语言能力、语言地位、语言权利的关系,以及贫困对社会资源获取、语言多样性以及语言政策的影响。国内学者近几年才开始广泛关注语言在脱贫减贫中的作用,《语言科学》(2018)、《江汉学术》(2018)、《语言战略研究》(2019)、《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和《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等学术期刊相继组织了语言与贫困主题的专栏研究(李宇明,等2018;王春辉2018,2019;王海兰2019;张洁2019a,2019b)。学者们从国内外语言与贫困问题的研究概况,语言扶贫的政策与目标举措,经济发展与语言多样性的消长关系,贫困环境下个体的心理、语言和认知的发展迟缓问题以及贫困儿童的语言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理论和实证探讨。但是,国内还尚未见到文章从跨学科的角度全面考察国外语言与贫困问题的研究时间跨度、主要研究机构、学科分布以及当前热点。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工具CiteSpace系统地整合了国外近20年关于语言与贫困问题的相关文献,力求深入探讨语言与贫困这两个课题之间的联系及其联系方式,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内容及方法,并探索未来该主题研究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之后,本文对比分析了现阶段国内该主题研究的得失,力图为未来该主题的学术发展提供启示和借鉴。
本文运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检索了国外1999~2019年的相关文献,描述关于语言与贫困问题研究的学术发展和学术联系。研究发现:20年来该主题的研究呈上升的趋势;主要研究主体来自发达国家及其科研机构;关注该主题的主要学科有教育学、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语言学等;五大高被引期刊关注的角度存在学科差异;该主题的研究热点包括贫困对语言发展的阻碍作用和障碍方式、贫困对语言使用者影响的年龄差异、低收入家庭环境对语言学习者的负面影响以及其他特殊贫困群体的语言问题等。本研究对国内未来的学术发展提出了3点启示:建设主动参与、持续稳定的研究队伍;促进各领域的学科融合和成果转化;深化和拓展研究议题和视野。
2020 Vol. 5 (6): 78-87 [摘要] ( 14 ) HTML (1 KB)  PDF  (0 KB)  ( 122 )
88 论应急语言服务规划
滕延江
DOI: 10.19689/j.cnki.cn10-1361/h.20200609
导读: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国际交往日趋频繁,中国进一步加速融入世界。境内,中国对外籍人士的吸引力持续增强,外国居民聚集区越来越多,多语、多元文化社区融合并存;境外,劳务输出、留学进修、出国观光等国际交流活动日趋频繁,中国公民的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无论境内境外,各种自然灾害等突发公共事件时有发生;危机时刻,信息就是生命,有效交流意义重大,应急语言服务被提上议事日程,这对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出了新要求。2020年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全民抗疫,应急语言服务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李宇明2020a):对内协助外籍人士沟通交流,宣传防疫知识,翻译物资术语,架设医患(方言)交流桥梁;对外发布疫情动态,与世界分享中国抗疫经验,讲述中国抗疫故事。与此同时,本次疫情防控也暴露出应急语言服务的诸多漏洞与不足(王立非2020):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效率低下;指挥部临时“喊话”求助,志愿者仓促上阵;对外信息发布滞后,“信息疫情”充斥网络。这些问题说明我国应急语言服务建设不到位,做好顶层设计,加快推进应急语言规划刻不容缓。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中国正加速融入世界,境内外籍人士、外籍居民聚居区逐渐增多,境外中国公民活动范围逐步扩大。在此背景下,一旦发生灾难等突发公共事件,克服语言障碍,保持信息沟通至关重要,相关的应急语言服务应成为应急管理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2020年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应急语言服务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与不足,为我们提供了审视国家应急语言服务建设成果的契机。文章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讨论了应急语言服务规划的现实迫切性,主张做好机制体制规划、语种(方言)规划、人才规划、技术规划、行业规划以及公众(社区)教育规划,在灾前预防、灾中响应、灾后恢复不同阶段,发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特色和优势,全面提升我国应急语言服务能力,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建设现代化。
2020 Vol. 5 (6): 88-96 [摘要] ( 16 ) HTML (1 KB)  PDF  (0 KB)  ( 177 )
版权所有 © 2015 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语言战略研究》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36号 邮编:100710
电话:010-65219060;65219062 传真:010-65523101 E-mail:yyzlyj@cp.com.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