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RSS
Email Alert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
出版: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
编辑:《语言战略研究》编辑部
国际刊号:ISSN 2096-1014
国内刊号:CN 10-1361/H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36号
邮编:100710
电话:010-65219060;65219062
E-mail:yyzlyj@cp.com.cn
订购:全国各地邮购
邮发代号:82-104
总发行:北京市报刊发行局
定价:19.00元
2021年 6卷 6期
刊出日期:2021-11-10

语言战略研究
 
       语言战略研究
1 如何建设国际中文教育资源体系
赵金铭
导读: 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正在“统筹建设国际中文教育资源体系”。国际中文教育的本质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也就是“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授给母语非汉语的外国人”。这是一个语言教学学科,汉语为“体”,教学为“用”。学科的宗旨是使世界上更多的人学会汉语、使用汉语,让汉语在国际语言生活中发挥作用。学科的本质特点反映在资源体系建设各个环节之中。
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正在“统筹建设国际中文教育资源体系”。国际中文教育的本质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也就是“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授给母语非汉语的外国人”。这是一个语言教学学科,汉语为“体”,教学为“用”。学科的宗旨是使世界上更多的人学会汉语、使用汉语,让汉语在国际语言生活中发挥作用。学科的本质特点反映在资源体系建设各个环节之中。
2021 Vol. 6 (6): 1-1 [摘要] ( 11 ) HTML (1 KB)  PDF  (0 KB)  ( 93 )
5 语言跨界谈:话剧艺术家谈语言和语言生活
张凯丽,刘纪宏,孙 星,冯远征
导读: 朗诵艺术的本质,在于把文字作品改造成声音作品。文字艺术作品诉诸的对象是读者,而朗诵艺术作品诉诸的对象是听/观众;读者欣赏文字作品的方式是阅读,而听/观众欣赏朗诵艺术作品的方式是聆听与观赏。显然,朗诵艺术是以文字作品为蓝本的再创作;倘若是面对观众的朗诵,则再创作往往由朗诵者、配音、舞台、灯光以及其他辅助的科技手段共同完成。
浅谈朗诵艺术中的声音规划 / 张凯丽
话剧演员要下功夫追求台词的艺术魅力 / 刘纪宏
舞台语言是生活语言的提炼和升华 / 孙 星
浅谈话剧语言的运用与教学实践 / 冯远征
2021 Vol. 6 (6): 5-10 [摘要] ( 9 ) HTML (1 KB)  PDF  (0 KB)  ( 100 )
11 主持人语:语言与健康研究的发展与创新
黄立鹤
导读: 语言与身心健康密切相关。语言既是体现身心健康状态的外显标志物,也是调整健康状态、进行健康活动的媒介,更是促进个体或群体健康的重要资源。推动语言与健康研究的发展与创新,体现了语言学界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服务人民身心健康的重要担当。
语言与身心健康密切相关。语言既是体现身心健康状态的外显标志物,也是调整健康状态、进行健康活动的媒介,更是促进个体或群体健康的重要资源。推动语言与健康研究的发展与创新,体现了语言学界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服务人民身心健康的重要担当。
2021 Vol. 6 (6): 11-12 [摘要] ( 9 ) HTML (1 KB)  PDF  (0 KB)  ( 117 )
13 语言与健康的关系:标记、媒介与资源
周德宇,张 惟
DOI: 10.19689/j.cnki.cn10-1361/h.20210601
导读: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健康不仅为疾病或羸弱之消除,而系体格,精神与社会之完全健康状态。”这是一种广义的健康观,倡导个体在多种维度上实现积极向上的生活。为了达到或维持这种状态而展开的活动就是人类的健康活动,其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是个体或群体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充要条件。对于语言和健康这一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语言学领域学者们的理解和探索正在向多学科融合的方向发展。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个体和社会对健康的关注范围更广、程度更高,语言作为人类的沟通工具,与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我们尝试从语言学的角度厘清语言与健康的多重关系。基于国内外研究语言与健康的相关文献,我们认为在语言与健康的关系中,语言既是标记,也是媒介和资源。语言表现本身可以指向个体的健康状态,也是构成个体某些健康维度的本体;语言是传播健康信息和进行健康活动的重要媒介;语言还具有辅助个体、社会与国家实现健康目标的资源属性。在深入探讨语言与健康多重关系的同时,也希冀拓宽基于语言学的健康及健康活动研究的视野。
2021 Vol. 6 (6): 13-22 [摘要] ( 16 ) HTML (1 KB)  PDF  (0 KB)  ( 109 )
23 自闭症儿童与正常儿童的他发自我修正策略对比研究
马博森,倪文君,曾小荣
DOI: 10.19689/j.cnki.cn10-1361/h.20210602
导读: 会话修正是指会话参与者针对会话过程中出现的听、说或理解问题,通过各种策略和手段加以修正,从而维持或拓展会话交谈的行为(Schegloff,Jefferson & Sacks 1977;Svennevig 2008;Makoto et al. 2018)。依据Schegloff,Jefferson & Sacks(1977),一个完整的修正序列由障碍项(trouble source)、修正引发(repair initiation)和修正结果(repair outcome)3个部分构成。从会话者角度来看,会话修正可分为自发的自我修正、他发的自我修正、自发的他人修正和他发的他人修正4种类型(Geluykens 1994等)。
对比分析6~7周岁汉语高功能自闭症与正常儿童在会话中的他发自我修正现象后发现,在会话交际过程中,自闭症儿童不仅产出的指称障碍和预判/可接受性障碍这两类会话障碍显著多于正常儿童,且总体修正成功率低于正常儿童。面对儿童产出的不同会话障碍类型,成人引发策略的选择存在显著性差异。当成人使用不同力度的引发策略时,儿童的修正策略选择存在显著性差异,且不同力度的引发策略下自闭症儿童的修正成功率低于正常儿童。有鉴于此,建议在与自闭症儿童交际过程中,交际对象尽可能创设共享沟通情境,有意识辨别不同类型的会话障碍,并采取具有恰当修正引发力度的策略,从而提升自闭症儿童的会话修正能力。
2021 Vol. 6 (6): 23-32 [摘要] ( 8 ) HTML (1 KB)  PDF  (0 KB)  ( 110 )
33 认知障碍老年人语用补偿研究
黄立鹤,杨晶晶,刘卓娅
DOI: 10.19689/j.cnki.cn10-1361/h.20210603
导读: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认知健康愈加受到重视。我国认知障碍患病人数总量大,60岁以上老年人的各类认知障碍患病率为6%,其中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约983万(Jia et al. 2020)。国际上已加紧开展了各类痴呆症老年人语言障碍问题的研究。
老年个体的认知障碍与其在语用交际时的表现特征密切相关。言语行为是评估语用能力、判定语用障碍的重要范畴与核心指标。我们以言语行为为基本单位,构建了认知障碍老年人语用障碍的多模态分析框架,将个体的“言、思、情、貌”及语境因素纳入统一考察范畴。通过个案分析及对比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老年人因认知功能受损,其言语行为会在依存性、核心内容、情感状态等维度出现问题;在实施言语行为时存在人际层面的话语补偿以及个体内部的多模态资源补偿等现象。
2021 Vol. 6 (6): 33-44 [摘要] ( 7 ) HTML (1 KB)  PDF  (0 KB)  ( 99 )
45 面向语言障碍筛查的汉语儿童言语交际水平评估系统研发
陆 烁,丘国新,钱思宇,高乐妍
DOI: 10.19689/j.cnki.cn10-1361/h.20210604
中山大学中文系神经语言学教学实验室面向语言障碍筛查开发的汉语儿童言语交际水平评估系统,以一套固定程序作为引导,能在短时间内快速采集儿童的言语数据。基于这个评估范式,实验室采集了大量2~14岁儿童言语交际过程中的言语数据,从语音、能产性、流畅度、语法、语义、逻辑六大语言维度出发,细分为16项指标对语料进行人工标注和机器识别,建立起一个应用于语言能力评估和语言障碍筛查的汉语儿童言语数据库,可以精准评估汉语儿童的言语交际水平。目前该语料库储存了966名汉语儿童的言语数据,并对638名儿童的语料进行了标注。该语料库可以对儿童语言障碍的智能化筛查提供机器学习训练数据,也可以为研究汉语儿童语言习得和各类儿童语言障碍提供数据资源支持。
2021 Vol. 6 (6): 45-58 [摘要] ( 8 ) HTML (1 KB)  PDF  (0 KB)  ( 126 )
59 癫痫鉴别诊断中的会话特征分析
马 文,金丽日
DOI: 10.19689/j.cnki.cn10-1361/h.20210605
导读: 人类的语言沟通必须具备生理基础。发达的大脑与灵活的发音器官,使人类具备了语言的产生和理解所需要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发出复杂声音的能力。在人体的几大生理系统中,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与语言的关系最为密切,神经系统和发音器官出现了障碍,就可能引发语言和沟通上的异常。那么,语言及沟通上的某些表现或特征是否可以作为诊断相关疾病的重要标志呢?显然,语言特征与某些疾病诊断关系密切,比如,对儿童进行早期语言筛查,可以及时鉴别诊断语言障碍并加以干预,对成人失语症患者进行语言能力的评估亦然。Al-Mosaiwi & Johnstone(2018)发现,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和机器学习对语言输出进行内容及语言风格的分析,可以对抑郁症人群加以鉴别;Eyigoz et al.(2020)发现,语言标记可以作为阿尔兹海默病的生物标记,通过自动语言分析能够对阿尔兹海默病的早期发生加以预测;Cummings(2020)则认为语用能力可以作为早期认知障碍的潜在行为标记。此外,还有一些成果凸现出会话分析研究方法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作用。
对患者人际互动过程的会话分析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已获证实,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对患者会话中互动特征、话题特征和语言特征的分析能够有效鉴别临床上不易鉴别的痫性发作和心因性非痫性发作。对汉语痫性发作和心因性非痫性发作患者的会话特征分析证实:患者会话中提供发作信息的主动性、陈述的努力程度、否定性表达的使用等特征对于鉴别诊断痫性发作与心因性非痫性发作具有重要价值。研究也进一步表明,会话分析在医学临床诊断中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通过病史记录阶段的医患沟通特征的会话分析,能够为某些神经系统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借鉴。
2021 Vol. 6 (6): 59-66 [摘要] ( 9 ) HTML (1 KB)  PDF  (0 KB)  ( 90 )
67 临床语言学入门(节译)
〔英〕露易丝·卡明斯
DOI: 10.19689/j.cnki.cn10-1361/h.20210606
导读: 本文首发于《国际语言研究期刊》2013年第7卷第2期,经作者授权,我刊刊发其中译稿。作者露易丝·卡明斯特意为本期专栏撰写了题为《语言与健康:临床语言学的贡献》的评介:
语言学家正逐渐关注并研究如何通过语言理解人类健康。此类研究可采取语言学分析的方法,如分析医生与病人会诊中的话语,或分析那些用于促进个体和群体健康的话语。其中有一个领域的研究和语言与健康的关联最直接,即身体受损或罹患疾病人群语言障碍的产生过程。临床语言学对语言障碍的研究能最清晰地呈现语言与健康的关联。因此,《语言战略研究》将临床语言学列入本期关于语言与健康的专栏,非常有意义。
此处对临床语言学的一些背景信息进行一些说明。临床语言学认为,只有了解了引起语言障碍的病理状况,才能理解语言障碍。例如,临床语言学家必须十分清楚造成腭裂儿童异常发音的解剖学和生理学损伤;他们必须充分了解神经解剖结构和功能,才能理解中风后脑神经损伤如何导致构音障碍。医学是临床语言学语言障碍研究的基础,但我们也必须考虑语言障碍对健康的影响。语言障碍是导致患有相关障碍或疾病的儿童和成人出现心理困扰、学业欠佳和职业机会受限的根源,这些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个体的身心健康。因此,语言障碍与健康存在一种循环关系。一方面,对于临床语言学家来说,健康知识是研究语言障碍的一个基础知识领域;另一方面,语言障碍又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负面影响。这种关系是临床语言学的讨论应该被纳入这一专栏的另一个原因。
作为语言研究的重要领域,临床语言学虽然发展势头强劲,但与句法学、语义学等分支学科相比,受到的关注尚显不足。本文主张进一步整合临床语言学与普通语言学,因为很多知识和方法是临床语言学家与语言学其他领域的学者共享的。我们首先审视了临床语言学的狭义和广义定义,然后考察了人际交流循环中的关键阶段。该循环展现了话语表达和理解所涉及的认知和语言加工,而语言和交流障碍是该循环中出现的某些故障。在分析语言障碍时,语音学、音系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和语篇学等语言学分支学科都有所贡献,一系列来自临床受试者(包括儿童和成人)的语料也说明了这些障碍的语言特征。最后总结了本文的讨论要点,并介绍了即将发表在《国际语言研究期刊》上的一篇配套文章。
2021 Vol. 6 (6): 67-78 [摘要] ( 7 ) HTML (1 KB)  PDF  (0 KB)  ( 106 )
79 “语言与健康”多人谈
丁红卫,王 楠,张 惟,丁 悦,钱 倩,郑 璇,李清华,王侃良,汪颖霞
导读: 语言是人类传情达意的工具。人类使用语言不仅是为了传达信息,也是为了表达内心的情感,因此,语言也是洞察人们心理健康的窗口。通过语言交流,精神科医师能够诊断出患者的精神障碍;而利用语言大数据,科学家们则可以量化问诊医生的特殊经验,研发精神障碍早期诊断的智能产品;语言学研究者不仅需要通过语言揭示精神健康的信息,还需要探索与之相关的大脑神经机制。
语言是洞察心理健康的窗口 / 丁红卫
警惕言语压力导致临床抗生素滥用 / 王 楠,张 惟
人工智能技术在精神障碍检测和干预中大有可为 / 丁 悦
计算机与智能技术为语言康复开拓新局面 / 钱 倩
重视早期手语输入,谨防听障儿童语言剥夺 / 郑 璇
加快构建医学语言学学科 / 李清华
日本医疗翻译士认定制度值得借鉴 / 王侃良,汪颖霞
2021 Vol. 6 (6): 79-84 [摘要] ( 12 ) HTML (1 KB)  PDF  (0 KB)  ( 90 )
85 影视剧中方言的语言形象研究
王莉宁,潘莹莹
DOI: 10.19689/j.cnki.cn10-1361/h.20210607
导读: 语言形象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社会语言学家Shuy(1981)提出了“语言公众形象”(public image of language)的概念,认为报纸杂志等大众媒体对语言变异所持的负面评价反映了语言的公众形象。他认为,要改善英语的语言公众形象,须将语言变异视为资源而非缺陷,让公众知晓语言学家描写、解释语言变异并不是要破坏语言规则,而是要关注不同文体的语言变异以及重视语言变异对社会意义的建构等。英国语言学家Jervis(1999)通过6篇相关文章讨论了16~19世纪文献里的德语语言形象,阐释了德语在欧洲语言中的历史地位、语言纯粹主义在外来词和词汇隐喻里的表现以及德语母语者对法语、英语的语言态度等问题,指出德语母语者在发现并定义其周边语言性质的同时,也在塑造德语自身的语言形象。Lysaght(2009)以语言形象为研究视角,比较了爱尔兰语和毛利语在电视节目中的使用传播效果及其对少数族裔族群文化认同的作用等。国内学术界对语言形象的研究较少,李宇明(2015)对汉语传播的国际形象开展研究,认为影响语言国际形象的因素主要有3类,分别为语言所属国家或民族的形象、语言本体结构特点及其流通情况、人们对语言形象的塑造和传播,“语言形象的塑造者主要是‘母语人’或‘母语国’,但也有‘外语人’和‘外语国’,一旦‘外语人’‘外语国’参与某语言的正面形象塑造,这种语言的国际传播能量就会加倍增长。”
对近10多年来400部方言影视剧从类型、所用方言品种和年度分布3个角度进行梳理归纳,并对剧中620个方言使用者的社会变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粤方言、西南官话、中原官话以及东北官话在方言影视剧中获得了较为充分的运用和展现,成为文艺创作重要的语言资源;自2016年起,方言影视剧的创作量增加,社会评价提升,经济价值显著;影视剧中方言使用者的社会特征体现为“中年”“男性”“体力工作者”“文化水平不高”“乡镇”和“富有喜剧色彩”;上述因素共同建构了当前方言在影视剧中的语言形象。语言形象的塑造传播必须以维护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主体地位为前提;同时,从利于保护传承方言文化的角度来看,应避免方言在影视剧中的语言形象过度标签化。
2021 Vol. 6 (6): 85-96 [摘要] ( 5 ) HTML (1 KB)  PDF  (0 KB)  ( 87 )
版权所有 © 2015 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语言战略研究》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36号 邮编:100710
电话:010-65219060;65219062 传真:010-65523101 E-mail:yyzlyj@cp.com.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