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RSS
Email Alert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
出版: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
编辑:《语言战略研究》编辑部
国际刊号:ISSN 2096-1014
国内刊号:CN 10-1361/H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36号
邮编:100710
电话:010-65219060;65219062
E-mail:yyzlyj@cp.com.cn
订购:全国各地邮购
邮发代号:82-104
总发行:北京市报刊发行局
定价:19.00元
2023年 8卷 4期
刊出日期:2023-07-10

语言战略研究
 
       语言战略研究
1 “人机共生”的时代
李宇明
导读: 人机交际其实是“人-机-机-人”交际,分为3个环节。(1)“人-机”交际:人具有一定语言技术能力,能够与机器展开对话;(2)“机-机”交际:机器设备之间形成信息沟通的网络,需要包括语言文字规范在内的各种技术标准的支撑;(3)“机-人”交际:机器具有一定的与人对话的能力。
2023 Vol. 8 (4): 1-1 [摘要] ( 29 ) HTML (1 KB)  PDF  (0 KB)  ( 67 )
5 主持人语 大模型时代语言智能应注重科学基础和社会应用
饶高琦
导读: 语言智能被称作人工智能皇冠上的明珠。自然语言的理解和生成被视作由计算智能、感知智能迈向认知智能所必须实现的重要能力。语言之于人类的关键作用,决定了掌握语言是人工智能融入人类社会、落地生产应用不可或缺的环节。作为术语,“语言智能”与“自然语言处理”“计算语言学”等高度关联,并且在发展过程中深度融合。这3个术语现今常被视作近义词,在很多语境中可以互相替代。
人类对机器拥有语言智能的渴求由来已久,东西方古代神话中都曾出现过能说会写的人造物。利用机器处理语言的严肃思想实验则在近代出现。到20世纪中叶,图灵测试的提出、人工智能学科的诞生以及机器翻译工程的实现等共同催生了语言智能。同时,随着当代语言学、逻辑学的高速发展,语言模型的理论,句法、语义形式化表示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使语言智能发展成为可能。可以说,语言智能一诞生就具有语言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交叉学科属性。
2023 Vol. 8 (4): 5-6 [摘要] ( 29 ) HTML (1 KB)  PDF  (0 KB)  ( 84 )
7 人工智能大飞跃背景下的语言学理论思考
袁毓林
DOI: 10.19689/j.cnki.cn10-1361/h.20230401
导读: 目前,以深度学习为技术核心的人工智能,已经对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日常生活带来了颠覆性的影响。由于当今的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在差异巨大的时间与空间尺度上,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进行比较精准的建模与预测,比如著名的游戏程序AlphaGo能够打败人类围棋世界冠军,语言模型AlphaFold能够预测2万多种生物蛋白。因而,有人提出:这种人工智能技术与能力,是否代表着科学发现新范式的曙光?比如,图灵奖获得者、前微软技术院士吉姆·盖瑞(Jim Gary)用“四种范式”描述了科学发现的历史演变。第一范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它纯粹是经验性的,基于对自然现象的直接观察。虽然在这些观察中,有许多规律是显而易见的,但没有系统性的方法来捕获或表达这些规律。第二范式以自然理论模型为特征,例如17世纪的牛顿运动定律,或19世纪的麦克斯韦电动力学方程。这些方程由经验观察、归纳推导得出,可以推广到比直接观察更为广泛的情形。虽然这些方程可以在简单场景下解析求解,但直到20世纪,因为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它们才得以在更广泛的情形下求解,从而产生了基于数值计算的第三范式。21世纪初,计算再次改变了科学,这一次则是通过收集、存储和处理大量数据的能力,催生了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的第四范式。机器学习是第四范式中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够对大规模实验科学数据进行建模和分析。这四种范式是相辅相成、并存不悖的。
当今以深度学习为核心的人工智能催生了科学研究的第五范式,本文呼吁,语言学研究也要拥抱数据/计算密集型的第四/五范式,并通过介绍和评论人工智能研究与技术开发过程中,有关专家对于跟语言学有关的问题的见解,来支持上述倡议。本文主张或赞成的主要观点为:(1)语言的主要功用是交际,思考往往是内心的对话与问答。(2)语言和思维并不完全等同,基于语言运用的智能水平的图灵测试并不完全有效。(3)语法这种智能并不是人类独有的,语法的原理还适用于语言之外的躯体、物品及其图像等组合性系统。(4)现有能力超强的大规模语言模型不能用作人与机器人交谈的技术界面,有效的语言运用必须是一种具身智能,包括具身认知的词语接地和环境可供性等内容;相应地,必须考虑不同类型的具身性图灵测试。(5)ChatGPT的成功说明了大模型、大数据和强算力能够捕获语言的统计规律和运用模式,语言学要采用数据/计算密集型的第四/五范式来探索语言的统计结构。
2023 Vol. 8 (4): 7-18 [摘要] ( 23 ) HTML (1 KB)  PDF  (0 KB)  ( 78 )
19 语言资源视角下的大规模语言模型治理
饶高琦,胡星雨,易子琳
DOI: 10.19689/j.cnki.cn10-1361/h.20230402
导读: 柴语生是2022年11月投放市场的新型聊天机器人,支持多任务连续对话和问答,其特点为:可进行多轮对话、语言自然流畅、会承认错误、能质疑不正确的前提等。柴语生由大规模语言模型GPT–3.5支持,并在2023年3月升级到GPT–4,其服务也相应升级。GPT全称为生成式预训练转换器模型(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是一种大规模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以下简称大模型)。典型的大模型还包括BERT、RoBERTa、T5、XLNet和悟道等规模不一、技术路线各异的模型。与一般语言模型相比,大模型的训练语料规模巨大,参数急剧膨胀。GPT–3的参数规模达到1750亿,GPT–4已突破万亿,悟道2.0和Switch Transformer则达到了惊人的1.75万亿和1.6万亿。
超大规模的训练数据和参数量,使得大模型产生了知识涌现能力。在面对提问时只需给出几个任务实例,大模型即可通过推理给出举一反三式的回答,且具备将复杂问题拆分开来的步骤推理能力。因此,它在阅读、答问、摘要、翻译等173项语言相关测试上均有优异表现,甚至在编程和画图上也可圈可点(Wei et al. 2022;Nanda et al. 2023)。
近半年来,柴语生(ChatGPT)等大规模生成式语言模型的应用,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和反思。对这种大模型,应以工具观加以正视,认可其技术发展带来的益处,同时尽量规避其风险。对它们的治理,应减少对技术本身的干预,将目标定位于大模型赖以研发的语言资源和投放之后的使用。对大模型研发中的语言资源治理,应着力打破中文数据孤岛:发展以联邦学习为代表的分布式模型构建技术,建立国家知识数据开放机制,尽快健全开放、高效的语言数据交换市场;提倡世界知识中文表达,助推中文大模型研发:尽快实现中文精华知识资源面向网络开放,完善中文概念、术语资源,做大、做全领域中文资源。对大模型使用领域的治理,则因大模型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语言资源,故应强调其基础资源地位,从标准化、评测和伦理规制的角度进行。
2023 Vol. 8 (4): 19-29 [摘要] ( 24 ) HTML (1 KB)  PDF  (0 KB)  ( 82 )
30 论语言智能教育
周建设,薛嗣媛
DOI: 10.19689/j.cnki.cn10-1361/h.20230403
导读: 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驱动着社会快速步入数智时代。为适应数智时代发展需求,认识和掌握人类智性工具,发挥智性工具服务作用,具有重要意义。语言智能是智性工具的典型代表。以ChatGPT为标志的语言智能的问世掀起了智性工具革命浪潮。这场工具革命将逐渐改变与语言交互密切相关的业务、岗位、行业,调整岗位结构和人力物力资源配置,最终引发行业生态变革。语言智能在大规模语料和强大算力的支持下,将助推人类快速回答和解决知识性问题,整体提升人类知识层级,促使人类基于友好知识的智力发展和创造力提升。
要充分发挥语言智能的强大作用,亟待发展语言智能教育,培养和提升人们的语言智能素养。本文拟就语言智能教育的学科定位、关键技术和应用实践做些探讨,为教育数字化转型,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语言智能教育是数智时代出现的新事物,涉及三方面内容:以语言智能学科为对象的理论教育,以语言智能工程为对象的技术教育,以语言智能服务为对象的应用教育。语言智能学科是基于语言理论的交叉学科,主要涉及脑语智能和计算智能两大主体内容。基于基础理论研究、数据资源建设、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系统创新四大主要方向,形成语言智能教育新模式。智能语音、机器翻译、知识图谱、智能内容生成、主题聚合度计算、情感计算、人文基因计算、写作智能评测等语言智能关键技术,是实现语言智能工程的基础。由教学资源建设、智能教学设计、智能读写训练、语言能力评估组成的“四位一体”的语言智能教学平台是语言智能在赋能全社会教育中的应用实践。
2023 Vol. 8 (4): 30-43 [摘要] ( 25 ) HTML (1 KB)  PDF  (0 KB)  ( 71 )
44 中国手语信息化的现状、瓶颈与实现路径
任天宇,姚登峰,仰国维,康新晨
DOI: 10.19689/j.cnki.cn10-1361/h.20230404
导读: 当前,新一轮信息革命浪潮催生全球范围的产业变革,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时期,信息化领域成为国家竞争的战略高地。手语信息化作为中国语言文字信息化的一部分,也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期国家手语和盲文规范化行动计划(2021—2025年)》指出,中国手语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程度还不高,要加快手语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进程。开展手语信息化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是摆在中国科技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尤其是在国家大力推行信息无障碍工作的社会背景下,这项工作对于服务国内弱势群体、构建和谐社会显得更有意义,对中国的特殊教育、无障碍事业乃至整个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有极好的促进作用。
信息时代的到来推动了中国语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但中国手语的信息化却明显滞后,表现为理论建构、实践模型和应用软件的欠缺以及手语数据集及语料库的薄弱。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不仅在于将手语数字化等同于信息化、手语信息化必须建立书写系统等认识上的误区,还在于中国手语至今仍缺乏完整的书写系统理论和必要的技术标准,多信道输入输出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等制约性的瓶颈。这就需要走出认识上的误区,以中国语言为基础完善中国的手语书写系统理论,量身制定手语信息化标准,根据先机读后人读的原则制定手语输入输出方案。
2023 Vol. 8 (4): 44-52 [摘要] ( 27 ) HTML (1 KB)  PDF  (0 KB)  ( 127 )
53 “语言智能”多人谈
宋 柔,李 斌,王宝鑫、杨子清、伍大勇,李 辰,荀恩东,苏 祺
导读: 语言学能为大规模语言模型的完善做些什么
宋 柔(北京语言大学信息科学学院) 虽然大规模语言模型(以下简称“大模型”)的出色表现震动了社会,但是也暴露出了一些根本性的不足,比如:生成的文本会有事实性错误和逻辑谬误;缺少正误判断能力;规模过于庞大,消耗太多的算力;不具备人脑的深度抽象能力和由之而来的创新能力。随着大模型的数据量和参数量不断扩充,这些缺陷会有所改善,但大模型的系统架构决定了不可能完全消除这些不足。

语言学能为大规模语言模型的完善做些什么 / 宋 柔
语言智能要重视高质量基础数据研发 / 李 斌
认知智能大模型对语言信息处理技术及应用的四大影响 / 王宝鑫、杨子清、伍大勇
文本纠错技术发展的三大关键要素 / 李 辰
语言智能技术赋能第二语言智慧教育 / 荀恩东
语言智能加速跨学科融通和人才培养模式革新 / 苏 祺

2023 Vol. 8 (4): 53-56 [摘要] ( 35 ) HTML (1 KB)  PDF  (0 KB)  ( 71 )
57 论移民语言适应
周庆生
DOI: 10.19689/j.cnki.cn10-1361/h.20230405
导读: 本文是《语言适应-传承模式:以东干族为例》(周庆生2018b)一文的续篇。
移民这个概念在学术界有多种解读,在本文中,移民跟土著、世居居民或原住民等名称相对,主要指跨国移民,包括海外华人及其后裔,具有跨国家、跨政体、跨语言、跨文化等特性;不包括国内移民,国内移民的特性相对简单一些。移民语言亦称移民母语、移民祖语(heritage language)、移民传承语、少数族裔语言、族群语言或弱势语言;跟移民语言相对的是移民居住国的主体语言、主流社会语言或优势语言。
对于移民群体在移民后的居住国异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语言环境中如何克服语言障碍实现跨语言沟通,移民语言跟居住国主体语言长期接触会发生哪些语言变化,产生何种结果等问题,本文尝试性地提出了移民语言适应的概念,根据移民群体的语言活力,将语言适应的选择策略或选择类型区分为顺外传内(传承)、同外弃内(同化)、隔外存内(分隔)、融外削内(融合)、游外离内(边缘化)等5种,以描述移民语言适应的双维度特性、历时性、多样性、长期性、调适性、双向性和多面性,并论证移民语言适应的研究范式。移民语言适应研究也可与普通语言学、接触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民族语言学、海外华语传承等学科及相关领域研究互为借鉴。
2023 Vol. 8 (4): 57-68 [摘要] ( 29 ) HTML (1 KB)  PDF  (0 KB)  ( 70 )
69 国际移民语言问题研究述评
梁德惠
DOI: 10.19689/j.cnki.cn10-1361/h.20230406
导读: 人类在地球表面的迁移伴随着人类的整个历史。人类的迁移有自然的原因,如气候和自然灾害等,这一点跟其他动物大致相同;也有人为的原因,如战争、宗教或政治迫害,以及经济、教育等。跨国迁移的人口被称为“国际移民”,联合国的定义为“在非出生国生活超过12个月的人口,不包括观光旅行等短期流动人口”。联合国数据表明,2019年国际移民数量为2.72亿,占世界人口的3.5%。受新冠疫情影响,很多国际移民滞留在外不能返回自己的国家,同时因工作机会减少、学校关闭以及各国出入境政策的变化,估计2022年的国际移民比2020和2021年减少了一半。
移民语言已成为当今公共卫生、公共政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重要分析要素,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1990~2022年国际学术界对国际移民语言问题的研究数据表明,相关研究总体上呈现稳定增长趋势,研究重镇在北美,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人类的迁移与语言的全球分布、移民语言与人类认知研究、移民语言与社会融入、移民语言与健康、移民语言与工作和社会经济地位、移民语言与公共服务等六大领域。进一步分析可发现,相关研究多以公平、平等为主要价值取向,以规范成熟的量化研究为主要方法,质性研究也较常见,思辨性研究则较少。研究结果显示,各种类型的国际移民对移入国均具有积极的价值,而语言能力是移民十分重要的核心能力之一。对此,中国学术界应予足够重视,积极探索,构建适应国内现实的理论框架,探讨合理的来华移民语言政策,为进一步提升中国国际化城市的多语言环境建设水平和多语言服务能力提供助力。
2023 Vol. 8 (4): 69-78 [摘要] ( 26 ) HTML (1 KB)  PDF  (0 KB)  ( 75 )
79 爬山路上探语学
邢福义
DOI: 10.19689/j.cnki.cn10-1361/h.20230407
导读: [编者按]2019年10月,华中师范大学档案馆开始筹备编纂120周年校庆图书《桂苑春秋——华中师范大学老教授口述实录》,邢福义先生作为华中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其口述内容将收入《口述实录》的第一辑,该书拟于2023年10月之前(即华中师范大学120周年校庆之前)出版。由于邢先生年事已高,不便口述,遂改为文字访谈形式。2020年1月,先生综合了访谈提纲中的若干问题,撰写了一篇个人回忆录式的文章,回顾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治学感悟,命名为《爬山路上探语学》,作为收入《口述实录》的底稿。底稿由其弟子、华中师范大学匡鹏飞教授整理。
邢福义先生于2023年2月6日辞世。我刊特将这篇《爬山路上探语学》略做调整删减,予以刊发,以表达对邢先生的追思和怀念。
2023 Vol. 8 (4): 79-88 [摘要] ( 22 ) HTML (1 KB)  PDF  (0 KB)  ( 69 )
89 汉英双语公示语的翻译规律和策略
戴 燃
DOI: 10.19689/j.cnki.cn10-1361/h.20230408
导读: 公示语,顾名思义,是放置于各种公共空间的,起到提示、警示、指示等作用的各种标牌上的语言。罗德里格·朗德里(Rodrigue Landry)和里夏尔·布里(Richard Y. Bourhis)两位学者认为这种写在广告牌、路标和商标招牌上的语言具有特殊价值(Landry & Bourhis 1997)。近年来,这种语言标牌逐渐成为国内社会语言学的热门研究对象,学者们从身份认同、语言权势和地位、翻译规范等角度对其进行考察,已经刊发的相关论文数以百计,某些期刊、辑刊还为此设立了专门的栏目或专题。早期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对其语言特点或文化差异的举例说明,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国外语言理论的引介,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用更加科学、系统的理论,比如生态翻译理论、功能翻译理论、文本类型理论等,来解释这些语言特点和文化差异。但是现有研究仍有不足之处,比如,不少学者将公示语的翻译错误(或偏误)归因于“文化差异”“母语负迁移”“译者水平欠佳”“对中英差异不甚了解”“忽视公示语的特点”等。这些总结都是正确的,但是过于笼统,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也十分有限。因此,我们认为公示语的翻译问题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基于语言库藏类型学(Linguistic Inventory Typology)理论探讨公示语译写规律和策略。
公示语是一种特殊文本,翻译时需将译语读者置于中心地位且关注其对译文的理解和反应,强调的不是形式的对应而是信息的再现,这就要求译者对源语的形式和语义做出一定调整,使译语和源语达到交际层面的“等值”。这与语言库藏类型学的思想有相通之处。该理论对语言类型差异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可以此归纳汉英公示语的译写规律和策略:(1)汉语是动词型语言,英语是名词型语言,词类显赫度的差异造成两种语言句法构造的不同,故可将汉语的动词性结构转换为英语的名词性结构;(2)汉语是话题凸显型语言,英语是主语凸显型语言,故可将汉语的话题结构转换为英语的主谓结构、动宾结构、介词结构等;(3)英语对于并列结构的限制远低于汉语,且并列结构在英语中是显赫范畴,故可用英语的并列结构来表达汉语的动宾结构、小句,甚至紧缩复句;(4)汉语是连动显赫的语言,而英语几乎没有典型的连动式,故汉语连动式应该用英语的其他手段来表达。
2023 Vol. 8 (4): 89-96 [摘要] ( 23 ) HTML (1 KB)  PDF  (0 KB)  ( 75 )
版权所有 © 2015 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语言战略研究》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36号 邮编:100710
电话:010-65219060;65219062 传真:010-65523101 E-mail:yyzlyj@cp.com.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