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RSS
Email Alert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
出版: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
编辑:《语言战略研究》编辑部
国际刊号:ISSN 2096-1014
国内刊号:CN 10-1361/H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36号
邮编:100710
电话:010-65219060;65219062
E-mail:yyzlyj@cp.com.cn
订购:全国各地邮购
邮发代号:82-104
总发行:北京市报刊发行局
定价:19.00元
2016年 1卷 2期
刊出日期:2016-03-10

语言战略研究
 
       语言战略研究
1 构建和谐语言生态
陈章太
近些年,语言生态问题在我国逐渐引起学界和社会的关注与重视。我们在研究、制定语言政策、语言战略、语言规划,构建和谐语言生活时,应当十分重视和谐语言生态建设。
当下中国的语言生态具有多样性和层级性特点,既包括语言本身,也包括语言使用。
多样性具体体现为:各民族语言文字、方言土语并存分用、和谐发展,现实生活语言使用功能得到充分发挥,虚拟世界语言使用非常活跃,可谓百花齐放、异彩纷呈。
层级性是我国语言生态的重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宏观层级的语言生态。即国家层面的语言及其使用状态,其特点是:主体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国家通用语言处于主体地位,在国家、社会生活中发挥主导作用,各民族语言平等并存,各自发挥其作用,这符合我国国情,也符合法理和学理,是合理、平衡、健康的语言生态。但有的弱势语言、弱势方言的语言活力有所减退,有的处于萎缩、濒危状态,语言接触、语言情感不够协调,语言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发展不太平衡。
2.中观层级的语言生态。即各地区、各领域、各群体的语言及其使用状态。包括台、港、澳地区语言状态,海外各地华人使用的大华语语言状态,总体上是健康、和谐的,但有的地区、领域、社群的语言生态发展乏力,有的社会语言生活不够和谐,语言使用出现某些低俗、混乱现象,局部个案的语言矛盾、冲突偶有发生。
3.微观层级的语言生态。当下的微观语言生态建设比较薄弱,存在的问题也较多,如普通话的普及度差别较大,语言文字使用不太规范,语言粗俗乃至语言暴力时有发生。
4.虚拟世界的语言生态。中国的互联网发展很快,其语言生态也是当下中国语言生态的构成部分。互联网已进入千家万户,网络语言影响着数以亿计人的语言生活,并形成一个庞大群体的独具特色的语言生态。网络语言既有丰富性、鲜活性、生动性,也存在低俗化、粗俗化、不规范现象。
语言生态系统是自然语言生活的基础,建设和谐语言生态是研究、制定语言政策、语言战略和语言规划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这里提出几点建议:
1.宣传、贯彻“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的国家语言基本政策,坚持国家语言生活的主体性与多样性统一,这是建设和谐语言生态的总原则。
2.加强语言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增强国家语言实力,提升国民语言能力。
3.重视并培养语言使用者的多层面语言情感,在民族地区加强双语教学,提高双语水平。
4.正确看待方言,在方言地区的某些领域,适当发挥方言的作用。
5.妥善处置各种突发性语言事件,有效调谐各种语言关系,增强语言凝聚力。
6.研究、制定网络语言管理法规,正确引导网络语言使用,促进网络语言健康发展。
7.开展语言关系、语言生活变化发展调查,包括状况和问题等,为制定实施语言政策、语言战略、语言规划创造条件、提供依据。
2016 Vol. 1 (2): 1-1 [摘要] ( 274 ) HTML (1 KB)  PDF  (0 KB)  ( 359 )
13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状况
王 辉 王亚蓝

本文从官方语言、官方语言谱系分类、主体民族语言、外语及少数民族语言五个维度,概述和分析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语言状况。“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中有53种官方语言,属于九大语系,语言资源丰富,语言状况复杂。沿线国家重视语言问题,语言使用呈现出鲜明的区域特色。在对这些国家语言状况初步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一些思考,以期为我国制定和实施面向“一带一路”的语言战略提供参考。

2016 Vol. 1 (2): 13-19 [摘要] ( 262 ) HTML (1 KB)  PDF  (0 KB)  ( 379 )
20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语言安全战略
沈骑

语言安全是服务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现有研究对语言安全理论、属性和领域界定不清,亟待明确与澄清。本文梳理语言安全理论的演进,厘清相关概念,深入分析“一带一路”建设中潜在的内源性、外源性、双源性及多源性语言安全问题,提出建构“一带一路”语言安全战略的四大对策建议。

2016 Vol. 1 (2): 20-25 [摘要] ( 257 ) HTML (1 KB)  PDF  (0 KB)  ( 336 )
26 “一带一路”语言人才的培养
文秋芳

“一带一路”建设的宏伟规划要在沿线国家落地生根,语言人才不可或缺。目前的语言人才培养存在三个主要问 题 :(1)未能从投资国与被投资国两个方向同时思考语言人才培养;(2)缺乏对非通用语专业布点顶层设计的机制;(3)培养模式科学性不强,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建议:(1)设计专业课程设置时,要处理好国家需求、学生个人发展与语言学习规律三要素的关系;(2)双向考虑“一带一路”语言人才培养的多元化途径;(3)借鉴美国经验,更有效培养我方所需的复合型语言人才。

2016 Vol. 1 (2): 26-32 [摘要] ( 237 ) HTML (1 KB)  PDF  (0 KB)  ( 363 )
33 “一带一路”与汉语传播:历史思考、现实机遇与战略规划
王建勤

古丝绸之路的汉语传播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不同的历史时期汉语的传播方式不同,拉动因素也不同。语言传播必须抓住时代机遇,搭上时代的“顺风车”。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汉语国际传播应和“一带一路”产业与经贸合作全球化拓展相结合,互相促进;同时,汉语国际传播还应助力“一带一路”,服务“一带一路”。作为国家语言战略重要资源的孔子学院,应该根据“一带一路”战略和“一带一路”产业发展格局调整战略布局,从而加快汉语走向世界的步伐。

2016 Vol. 1 (2): 33-38 [摘要] ( 196 ) HTML (1 KB)  PDF  (0 KB)  ( 325 )
47 论跨境语言的和谐与冲突——以中缅景颇语个案为例
戴庆厦

跨境语言的和谐和冲突是跨境语言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所在国的语文方针政策若能符合跨境语言的实际特点和演变规律,就能促进和谐因素的发展,并能化解或减少矛盾,互补互利。国境线两侧的跨境语言,既要受本国语文方针政策的制约,服从主权国家的总利益,又要有利于跨境语言的和谐互补。跨境语言是一种资源,处理得好,有利于两侧民族的和谐发展和稳定安全;处理不好,对民族发展、国家安全会产生负面影响。

2016 Vol. 1 (2): 47-52 [摘要] ( 120 ) HTML (1 KB)  PDF  (0 KB)  ( 357 )
53 英语作为教学媒介语隐性政策分析——以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为例
林晓

本文首先系统梳理当前学界对隐性语言政策的理解,总结隐性语言政策的主要维度,明确隐性语言政策在整个语言政策实施过程中的作用。然后以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为例,基于隐性语言政策的视角,探究广泛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与政策文本及其中行动者的主体性等之间复杂的交互关系,全面理解东南亚以英语作为教学媒介语政策的本质。

2016 Vol. 1 (2): 53-60 [摘要] ( 129 ) HTML (1 KB)  PDF  (0 KB)  ( 346 )
61 “‘一带一路’语言问题”多人谈
连谊慧
编者的话:2016年1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北京语言大学、商务印书馆联合主办的“2016中青年语言学者沙龙”在商务印书馆举行。本届沙龙以“‘一带一路’的语言”为主题,来自北京、天津、内蒙古、宁夏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62位专家学者与会。本刊汇集整理了部分与会专家学者的发言,还特邀了“一带一路”百人论坛部分专家书面讨论,经作者审阅后,以笔谈的形式刊发,以飨读者。

1. 本土意识 国际眼光(北京语言大学 李宇明)
2. 语言和文化是“一带一路”的通心工程(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一带一路”百人论坛 赵 磊)
3. 翻译只能通话,母语可以通心(南开大学 石 锋)
4. 语言相通才能民心相通(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胡建华)
5. 孔子学院在民心相通中的作用(华侨大学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一带一路”百人论坛 黄日涵)
6.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语言视角(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黄 行)
7. “一带一路”给语言本体研究带来了新契机(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方 梅)
8. “一带一路”语言规划应寻找突破口(北京语言大学 张维佳)
9. “一带一路”需要合格的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一带一路”百人论坛 赵明昊)
10. “一带一路”建设呼唤“双通”人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周庆生)
11. 尽快培养储备“一带一路”语言文化人才(国际民间艺术组织、“一带一路”百人论坛 陈 平)
12. 中华文化传播过程中的文化多元性意识(南开大学 李 兵)
13. 关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境内语言”的研究(内蒙古大学 巴达玛敖德斯尔)
14. 语言服务是战略(零点研究咨询集团未来商习院、“一带一路”百人论坛 冯 晞)
15. “一带一路”倡议下语言学家的使命(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刘丹青)
2016 Vol. 1 (2): 61-67 [摘要] ( 105 ) HTML (1 KB)  PDF  (0 KB)  ( 343 )
68 语势:汉语国际化的语言条件——语言接触中的通用语形成过程分析
陈保亚
提升汉语在国际上的通用性需要考虑汉语的语势。语势包括语言人口和语言积淀。一些语言接触案例显示,语言是否能够成为通用语和语势中的语言积淀关系密切,政治、军事、经济条件不能完全取代语势在语言走向国际化中的作用。提高语势中的语言积淀,需要增加语言的翻译文本和原创文本。母语人素质教育是原创文本得以实现的根本。
2016 Vol. 1 (2): 68-76 [摘要] ( 85 ) HTML (1 KB)  PDF  (0 KB)  ( 327 )
77 对汉语教学要有这样的认识
陆俭明
作为一名合格、称职的汉语教师,必须对汉语教学本身有一个正确而清醒的认识:(1)认清汉语教学的学科性质和核心任务;(2)要用世界眼光、国际视野看待汉语教学;(3)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汉语教学与文化教育的关系;(4)要有“大华语”的概念,正确认识汉语规范问题。
2016 Vol. 1 (2): 77-82 [摘要] ( 142 ) HTML (1 KB)  PDF  (0 KB)  ( 337 )
83 城市化进程中的方言习用与国家认同
屈哨兵

本文对城市化进程中进城务工人员使用普通话及其习用家乡话与流入地方言的现象进行观察,探讨这些现象与国家认同之间的一些关系。首先从能力获得机制和动力推动机制两方面分析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女在普通话、家乡话及流入地方言习用方面的相关表现;其次从第二代的去与留、户籍管理的近与远、不同方言区城市的语言习用的显与潜、思潮舆论的守与发等四个角度探讨城市化进程中方言习用与国家认同之间存在的问题。建议:重视语言规划的制订与动态功能分层落实,推动方言习用和谐共生;重视语言教育中的语言观的教育引导,建立其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必然联系;重视语言生活中的语言服务的质量效益,充分体现出一种国家责任;重视语言生活中专家队伍的建设和相关应对机制的设置,为协调好国家通用语言普及背景下的方言习用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提供科学有力的学术支持。

2016 Vol. 1 (2): 83-86 [摘要] ( 72 ) HTML (1 KB)  PDF  (0 KB)  ( 334 )
89 世界500强企业官方网站语言使用情况
张 黎 张钰浠
本文以世界500 强企业中100 个外国企业的环球网站及其中国官方网站为调查对象,重点考察其网站语言的语种构成及汉语使用情况。揭示汉语在国际经济贸易活动中的地位,并探讨影响汉语在国际商业交往中地位的因素。本文的研究可以为评估和认识汉语在国际商业领域的地位与价值、制定提升汉语国际商业语言地位的战略提供参考。
2016 Vol. 1 (2): 89-93 [摘要] ( 308 ) HTML (1 KB)  PDF  (0 KB)  ( 331 )
94 汉语拼音国际标准化的新进展
冯志伟

本文叙述了国际标准ISO 7098 的修订过程,指出这个国际标准修订的两大特点 :一是把汉语拼音按词连写的规则引入国际标准,二是把汉字—拼音转写的自动译音方法引入国际标准。

2016 Vol. 1 (2): 94-96 [摘要] ( 70 ) HTML (1 KB)  PDF  (0 KB)  ( 318 )
版权所有 © 2015 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语言战略研究》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36号 邮编:100710
电话:010-65219060;65219062 传真:010-65523101 E-mail:yyzlyj@cp.com.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