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指南
征订启事
过刊浏览
留言板
信息动态
联系我们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RSS
Email Alert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
出版: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
编辑:《语言战略研究》编辑部
国际刊号:ISSN 2096-1014
国内刊号:CN 10-1361/H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36号
邮编:100710
电话:010-65219060;65219062
E-mail:yyzlyj@cp.com.cn
订购:全国各地邮购
邮发代号:82-104
总发行:北京市报刊发行局
定价:19.00元
2024年 9卷 1期
刊出日期:2024-01-10
语言战略研究
语言战略研究
1
新时代文字学研究的新使命
黄德宽
导读:
1923年,《国语月刊》一卷七期特刊“汉字改革号”出版,刊发了胡适病中撰写的“卷头言”,发表了钱玄同的名作《汉字革命》以及黎锦熙、赵元任、蔡元培、沈兼士、傅斯年等人的文章。特刊的主旨是批判汉字“不合时宜”,主张汉字应该革命,予以废除,改用罗马字拼音。这些文章的作者都是当时的学术文化名流,有着巨大的社会影响力。特刊的出版将近代以来的汉字改革运动推向了高潮。
2024 Vol. 9 (1): 1-1 [
摘要
] (
16
)
HTML
(1 KB)
PDF
(0 KB) (
43
)
5
主持人语 在问题导向中凝聚语文教育共识
王 宁,李煜晖
导读:
自从癸卯学制颁布,语文被列为面向全体国民的基础教育学科,迄今已有近120年的时间了。人们对其价值定位的认识,从最初的开启民智、救亡图存,发展到今天的提升全民素养、落实教育强国战略。可以说,经过100多年的探索和努力,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课程与教学论”从教育基本理论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后,语文教育研究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结构、教材编写和考试评价等方面取得了很多突破,规范化的学科体系初步建立,很多研究成果对教学实践发挥了积极的指导作用,这些都是值得欣喜和肯定的。
2024 Vol. 9 (1): 5-6 [
摘要
] (
11
)
HTML
(1 KB)
PDF
(0 KB) (
49
)
7
从语言战略角度看信息时代的语文教育
王 宁
DOI: 10.19689/j.cnki.cn10-1361/h.20240101
导读:
战略,指决定全民、全局或全程的宏观策略。说社会语言问题的管理规划具有战略意义,不深想还觉得有些夸大。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为所有的人服务,存在于每个人的生活中。对个人来说,它与生俱来,是人生存的必须,并没有什么“战略意义”。在中国古代,语言文字被称为“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在上层文化中起着至关紧要的作用。周代的“采风”、秦代的“书同文”、唐代的“字样学”等对语言文字的管理,还是受到重视的。不过,中国古代的书面语只被少数人掌握,语言文字的管理仅限于宫廷,一直傍文人而行,为官宦所用,涉及的面不广泛,也不会影响全民。1911年推翻帝制,1919年开始新文化运动,有识之士认识到“唤起民众”对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于是开始了文化教育的普及,语言文字不再是少数人的问题,对国家走向民主具有了更为广泛和深刻的意义;但教育普及的问题当时并没有解决,语言文字面临的突出问题是汉字存废之争,又成了一个不但远离广大人民群众甚至脱离现实的问题。1956年后,汉字拉丁化改革暂停,国家实行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三大语言文字政策,对发展教育、普及文化起了很好的作用;国家成立了语言文字管理的专门机构,国家的语言文字管理也走到了立法的层面。这时尽管语言文字问题受到了较为广泛的关注,但是说它具有战略意义,似乎还有些牵强。毕竟文化问题比之制度改革和经济发展还是要滞后一些,何况文化建设的第一要义也还轮不到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在信息时代具有了影响全民和全局的战略意义。提高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质量,发展国民的语言能力与思维素养,是实施语言文字战略的前提。要改变语文教育在目标、内容与方法等层面存在的滞后性,适应信息时代对语文教育的要求,就必须努力推进语文教学建设。当前的关键之点是理解和落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的“语文核心素养”课程目标,以及“学习任务群”课程组织原则。语文核心素养是由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构成的整体,综合体现在学生的思想面貌和精神状态、知识结构和语言能力等多个方面,包含强烈的人文性;学习任务群是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组织教学的教学原则,要求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前提,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学习任务,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增长能力、养成和提升核心素养。语文课程建设还必须有理论建设做支撑,建设契合汉语汉字特点、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文字知识体系已是刻不容缓。
2024 Vol. 9 (1): 7-15 [
摘要
] (
13
)
HTML
(1 KB)
PDF
(0 KB) (
55
)
16
语文教学视角下的文学语言分析策略
李煜晖,苏荣格
DOI: 10.19689/j.cnki.cn10-1361/h.20240102
导读: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文学阅读是语文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语言又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基于这3点共识可知:立足语言分析解读文学作品,既是文学阅读教学的内在要求,也是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当前,文学阅读教学仍存在对语言分析重视不够或方法失当的问题:有的教师跳过作品语言,漫无边际地抒发理解和感悟;有的把文学语言从文本语境中拖拽出来,仅作为语法知识的载体或修辞概念的样例讲解,认为这就是文学语言分析的主要内容;有的希望从文学语言入手引导学生理解作品思想感情和艺术魅力,但分析过程千篇一律,结论缺乏新意、散碎无序甚至不能自洽。这些情况不仅在对象性思维层面降低了文学作品的阐释质量,也不利于学生建构理性、系统的文学阅读经验和语言经验。对语言分析重视不够,源自对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性质认识不足,这里姑且不谈;但重视语言分析的课堂,为什么还普遍存在视野狭窄、过程僵化、结论缺乏合理性和吸引力等情况呢?访谈发现,教师的困惑在于缺少可用以指导教学实践的文学语言分析策略:面对一篇文学作品,不确定可以从哪些维度着手开展语言分析;对不同维度之下特定的分析内容和分析方法,更是众说纷纭。
语言分析是文本解读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学视角下的文学语言,具有支持学生理解作品之意、欣赏文本之美和学习语用之道等重要功能。据此,文学语言分析要经历“因言求意”“审言析美”“觅言为用”等过程:“因言求意”是把文学语言作为意指符号来分析,重在大语境性之下把握文学语言的表现意义并关注文学文本的语意空白;“审言析美”是把文学语言作为审美客体来分析,重在揭示文学语言“自指”“曲指”“虚指”等审美特性的表征和效果;“觅言为用”是把文学语言作为语用范例来分析,重在针对学生语言表达趋同、不得体、不规范等实际问题,发现并实现文学语言的语用指导价值。三者因文学语言的特性和学生的学习需要而存在密切联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语言分析具有灵活性,既可从不同维度多次进入同一文本,也可在一次文本阅读中同时关注多个维度。
2024 Vol. 9 (1): 16-25 [
摘要
] (
13
)
HTML
(1 KB)
PDF
(0 KB) (
70
)
26
略论思辨性阅读的内涵、路径与意义
余党绪
DOI: 10.19689/j.cnki.cn10-1361/h.20240103
导读:
2017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与2022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都设置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这使得思辨成为热点。不过,关于什么是思辨,什么是思辨性阅读,思辨视域下的阅读主体与文本究竟构成怎样的关系,思辨的价值何在,思辨对于阅读改进的现实意义在哪里,等等,依然存在着诸多认识分歧与误区。本文拟从概念的内涵入手,借助批判性思维的相关研究成果,尝试回答这些问题,以求教于方家,求证于实践。
思辨即批判性思维,本质是理性的反思。思辨性阅读是借助批判性思维的原理、策略与方法而展开的旨在追求合理断言的阅读。在思辨性阅读中,文本是思辨的前提与基础,文本的客观性与独立性,既是对思辨的理性约束,也激发读者思辨求真。思辨性阅读是一个不断质疑、探究的过程,其一般路径是:文本实证(读文)→作者意图探究(读人)→自我反思(读我),以文本反思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培养其实证探究能力与理性开放的精神品质。思辨的意义在于对话与融合,在思辨中才能达成读者与文本的对话、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融合,而对话与融合正是语言实践的最大价值,也是阅读教学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
2024 Vol. 9 (1): 26-35 [
摘要
] (
15
)
HTML
(1 KB)
PDF
(0 KB) (
51
)
36
语文学习中的语言梳理法
吴 泓
DOI: 10.19689/j.cnki.cn10-1361/h.20240104
导读:
梳理法是一种古老而朴素的常用方法,或许因为人们太习以为常,它很少被学者正式提及。学者们研究得更多的是如何梳理,即分类法。仅以笔者所见,国外有法国爱弥尔·涂尔干和马塞尔·莫斯《原始分类》(2012)一书,国内有谭华军《知识分类:以文献分类为中心》(2003)、陈洪澜《知识分类与知识资源认识论》(2008)和戴建业《论中国古代的知识分类与典籍分类》(2019)等。然而即便如此,其研究仍显薄弱和不足。
梳理法是一种古老而朴素的常用方法,但长期以来没有得到理论上的足够重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做出重大突破,将梳理法提到重要位置,并反复强调,但语言梳理法在语文教学中仍未引起普遍重视。从整本书阅读的语言梳理案例分析来看,若按“衣”“食”“住”“行”“言”设类,《论语·乡党篇》既反映了孔子“社会人”的一面,也记录了其“自然人”的一面,可以使人全面了解孔子和《论语》。从顺序阅读和梳理阅读的教学实践成效对比来看,常规的顺序阅读的学习成果多为感悟或心得式,远未达到对于高中生应有的思维水平;而基于辨别、假设、推理、判断等探究方式的梳理法更有利于学生提高质疑、发现、分析、论证等思辨能力。
2024 Vol. 9 (1): 36-43 [
摘要
] (
11
)
HTML
(1 KB)
PDF
(0 KB) (
51
)
44
“语文教学”多人谈
周金声,詹 丹,吴欣歆,盛志武,何 杰,徐志伟
导读:
所谓“语文”,叶圣陶概括得最准确:“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这就是说,“语文”包含口头语和书面语两大部分。
这就构成了“语文”的第一个层面——语言文字运用技能。语文教学要完成的第一个任务是研究如何指导和帮助学生掌握语文能力,即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而不单是言语能力。这就需要通过一定的语文知识教学,正确指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听说读写的训练,转化和获得语文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即写作)能力。这两种能力既相辅相成,又有不同的表现,很难互相取代。有的人善于口头表达,有的人善于书面表达,有天分的因素,但主要还是后天习得的结果。语文教学就是帮助受教育者将这两方面能力都达到合格标准。
正确的语文教学观才能导向有效的语文教与学 / 周金声
讲语言规范不能误伤修辞 / 詹 丹
语文教师如何阅读古代典籍 / 吴欣歆
跨“媒介”的阅读与交流值得探究 / 盛志武
通过语言品析实现文道统一 / 何 杰
语文教学应加强学生顿悟思维的培养 / 徐志伟
2024 Vol. 9 (1): 44-48 [
摘要
] (
12
)
HTML
(1 KB)
PDF
(0 KB) (
87
)
49
如何测试ChatGPT的语义理解与常识推理水平?——兼谈大语言模型时代语言学的挑战与机会
袁毓林
DOI: 10.19689/j.cnki.cn10-1361/h.20240105
导读:
照理说,语言学家应该是欢迎语言技术的进步与飞跃发展的,但是当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风靡全网、风光无限时,不少语言学家又感到危机空前,因为ChatGPT等大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在语言理解与生成方面功能强大,并且几乎绕开了当代主流的语言学理论与方法(详见Piantadosi 2023)。这于有形无形中都是在向语言学施压。对此,比较敏感的语言学者是心怀戒备与恐惧的。其实,十几年前,“没有语言学的计算语言学”就已成为许多语言学家的心头之痛;对此,国际自然语言处理学界也大声呼吁过:让语言学重新回到计算语言学中,并且成为自然语言处理的支撑性学科(详见Wintner 2009)。只是彼时的自然语言处理系统水平不太高,还不足以显示语言学对于语言处理技术几无用处。现在情况不一样了,能够聊天、答问、写作甚至解数学题、编程序、写代码的ChatGPT就摆在大家面前,没有办法视而不见!怎么办?一种乐观主义的想法是“天生我材必有用”,ChatGPT等大语言模型既然会给语言学造成危机,那么一定也会给语言学带来某种机会!是的,危中必有机,天无绝人之路;在大语言模型时代,语言学一定是挑战与机会并存的,一切端看我们怎么应对。
ChatGPT等大语言模型在语义理解和常识推理方面表现优秀,其技术奥秘在于模型开发者在对词语进行向量表示时,遵循分布式语义学原理,采用了“嵌入”这种代数方法。但是,经典的测试语言运用等智能水平的“图灵测试”,难以识别欺骗和回避等作弊手段,因此,计算机科学家设计了“新图灵测试”,其中的威诺格拉德模式挑战与语言学关系密切。这一模式以代词消歧为测试点设计句子对和问题,但是经过大规模语料训练的语言模型可以凭借词汇上的统计相关性,而不是靠真正理解句子的意义来给出正确答案。为克服这一缺陷,学者们又发展出WinoGrande数据集,提高了数据的规模和难度,确保它们无法通过网络搜索等手段来得到正确答案。我们用威诺格拉德模式设计了无偏向双重句子对测试ChatGPT,展示了大语言模型在语义理解和常识推理方面已达到接近人类的水平。当然,从具身模拟假说来看,大语言模型不可能像人一样富有体验性地理解人类自然语言。最后,我们呼吁:语言学家应该积极参与构建WinoGrade测试集之类的工作,在人工智能时代扩展自身的学术研究领域。
2024 Vol. 9 (1): 49-63 [
摘要
] (
24
)
HTML
(1 KB)
PDF
(0 KB) (
59
)
64
网络暴力言论检测的技术和实践
张冬瑜,卢俊宇,闵昶榮,林鸿飞
DOI: 10.19689/j.cnki.cn10-1361/h.20240106
导读: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的发展与普及,网络上的用户生成内容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互联网成为网民抒发个人情感的重要场所。然而,自媒体的自主性、随意性和多样性,以及网络传播的难以控制,使得网络上语言暴力现象比较严重,带来的不良影响有日益扩大的趋势。因此,对网络暴力言论的语言治理势在必行。
暴力言论是网络语言治理的重点,由于社交媒体信息量巨大,运用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对网络进行自动检测是及时阻止网络暴力言论传播扩散的必然要求。由于网络暴力言论表达具有隐匿性和多样性,目前存在缺乏细粒度的中文暴力言论语料库,以及对于采取隐式表达的暴力言论检测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因此,本文构建了一个大规模的中文暴力言论语料库,并研制了基于双重对比学习和基于情绪辅助的多标签自训练暴力言论检测方法,并在多种数据集上验证了其有效性和先进性。在大语言模型时代,将其与背景知识相结合可以更准确地检测暴力言论,但其生成内容需要与人类价值观对齐以符合当今的社会道德标准。暴力言论检测研究在未来发展包括多模态暴力言论检测研究、基于大模型的暴力言论检测方法研究、基于大模型的暴力言论监管机制研究、暴力言论检测的可解释性研究等4个主要方向。
2024 Vol. 9 (1): 64-75 [
摘要
] (
28
)
HTML
(1 KB)
PDF
(0 KB) (
53
)
7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政策的发展、特点和趋势
王 琪
DOI: 10.19689/j.cnki.cn10-1361/h.20240107
导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UNESCO)成立于1946年,致力于推动各国在教育、科学和文化领域开展国际合作,是教育、科学、文化等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国际科学技术组织,自成立之初就认识到术语的重要性,积极支持术语学活动。从术语政策文件和术语工作机构来考察,其术语政策的发展历史可分为探索期(20世纪50~60年代)、发展期(20世纪70~80年代)和完善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3个阶段,其间出台了一系列术语政策文件,成立了国际术语信息中心(Infoterm)和国际术语网(TermNet)等国际术语工作组织。回顾历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政策具有逐步发展成熟、重视国际传播、重视术语工作机构建设、缺乏强制性等特点;展望未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政策呈现系统化、常态化、专业化、深度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在构建国家话语体系的背景下,中国需要在术语领域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合作,如探索建立国际性术语机构或二类机构的可行性、推进术语国家标准及国际标准的制定、引导和加强术语政策研究等,推进中国术语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4 Vol. 9 (1): 76-85 [
摘要
] (
15
)
HTML
(1 KB)
PDF
(0 KB) (
47
)
86
领域术语与生活语言的竞争、互动和规范——以酱油分类与命名为例
车 飞
DOI: 10.19689/j.cnki.cn10-1361/h.20240108
导读:
消费者在超市或网购平台选购酱油时,通常会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选择熟悉的品牌;面对琳琅满目的酱油品种,若欲尝试新口味,多半会犹豫难定。以上生活问题引发我们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选购困难?是因为品种丰富而难以抉择,还是因为命名无序而无从选择?在行业标准制定、修订或使用展示上有无可商榷改进之处?以酱油为代表的餐饮领域语言生活有哪些特点?如何更好地促进专业语言与日常生活语言吸收互鉴?
各行各业既有共同的语言使用基础,也带有一定的行业语言特色,形成“领域术语”并进入中观语言生活层级。酱油作为民众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之一,在餐饮行业扮演着领域术语和典型生活语言的双重角色。市场调查发现,酱油市场存在产品分类、品种命名、术语规范等问题,根源在于领域术语未能很好吸收生活语言中的优势要素,实现良性互动。有鉴以此,在现行酱油国标条件下,应刚性执行标签通则,使用强制性国标并标注发布年号,市场品种名应作为次要要素在标签上加括注印制。远期目标是吸收生活语言中的强势分类称名“生抽”“老抽”,适时推动酿造酱油国家标准的新修订,统一酿造技术标准,并提升酱油酿造工艺水平,催生新品种。领域术语与生活语言的良性竞争与深度互动具有可迁移价值,是一个关涉语言竞争、和谐语言生活、新时期语言文字规划、食品安全监督、语言服务、语言产业、社会语言学、新闻传播学等多领域跨学科的新议题,值得进一步探索。
2024 Vol. 9 (1): 86-96 [
摘要
] (
17
)
HTML
(1 KB)
PDF
(0 KB) (
50
)
版权所有 © 2015 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语言战略研究》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36号 邮编:100710
电话:010-65219060;65219062 传真:010-65523101 E-mail:yyzlyj@cp.com.cn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