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RSS
Email Alert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
出版: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
编辑:《语言战略研究》编辑部
国际刊号:ISSN 2096-1014
国内刊号:CN 10-1361/H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36号
邮编:100710
电话:010-65219060;65219062
E-mail:yyzlyj@cp.com.cn
订购:全国各地邮购
邮发代号:82-104
总发行:北京市报刊发行局
定价:19.00元
2016年 1卷 1期
刊出日期:2016-01-10

语言战略研究
 
       语言战略研究
1 关注语言生活
李宇明

战略,是指涉及全局的计划和策略。语言战略,是指涉及全局的有关语言文字的计划和策略。
语言战略研究主要关注两方面的问题:其一,涉及全局的语言文字问题,比如中国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推广普通话、简化汉字、制定并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比如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其二,利用语言文字来帮助解决关乎全局的问题,比如新加坡选定马来语为国语,印度以语言立邦,加拿大实施双语制,中国的第一外语由俄语嬗变为英语等。
第一方面是语言领域的战略问题,第二方面是其他领域有关语言的战略问题。现实中,这两方面是相互关联、相互转化的,并非泾渭分明,也不需泾渭分明。比如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育问题,若从促进民族认同、国家认同、语言权利的角度看,属于第二方面的问题,但若从提高少数民族的语言能力看,也可以看作第一方面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语言问题上升到战略层面。哪些语言问题能够上升到战略层面,与不同的国情和时代相关,也与语言战略研究的水平和社会的“语言自觉”相关。
《语言战略研究》的创刊,既与时代的“语言自觉”相关,也与中国语言规划研究的快速发展相关。近些年,中国建立了一批研究机构,增设了语言规划学科的博士专业,逐渐形成了有自己主张与特色、关注语言生活的研究团队,成立了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会,出版了一批论文论著,其中包括连续编辑出版十年且被译介到国外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这是《语言战略研究》得以创刊的学术环境。
《语言战略研究》关注本土语言生活,关注中国社会发展中遇到的语言问题,同时也关注其他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语言规划,或以为借鉴,或为其献策。解决中国和国际社会的语言问题,绝非语言学一界之力所能为,应提倡“大学科”的理念,应动员多学科的参与。
《语言战略研究》不仅关注语言规划实践,也重视学科建设和团队建设,特别欢迎国际学者的加盟,特别重视年轻学者的培养。将倾力搭建各种学术平台,来推进国内外、多学科的交流与合作,来支持年轻学人的成长。
学术贵在真,战略重在用。《语言战略研究》不避热点,不讳危言,但言必有据。努力建造学界、社会和政府之间的“旋转门”,使语言战略具有学术支撑,具有现实品格,且能为政府和社会所用,济世惠民。为充分发挥语言功能、提升公民与社会的语言能力、减缓语言冲突、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贡献心力。

2016 Vol. 1 (1): 1-1 [摘要] ( 323 ) HTML (1 KB)  PDF  (0 KB)  ( 390 )
5 哲学家谈语言和语言生活
陈嘉映 江怡 高新民 周程 徐龙飞 韩水法 章启群

编者的话:语言既是哲学研究的对象,又是哲学思考的工具。二十世纪哲学研究发生了“语言学转向”。在哲学家眼里,语言已经不仅仅是工具,而且还是哲学研究的出发点;关注语言,成为现代哲学研究的主要特征。本刊创刊号邀请了七位哲学领域的学者撰稿,从哲学的角度思考语言和语言生活,作为本专栏的开栏之作。本刊还将陆续刊发不同领域学者对语言和语言生活的思考。敬请读者关注。


1. 传心术发凡 (首都师范大学  陈嘉映)
2. 语言是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师范大学  江怡)
3. “思维专用语言”:奇谈怪论还是学术生长点?(华中师范大学  高新民)
4. 日本废止汉字遭遇失败的教训值得借鉴(北京大学  周程)
5. 语言究竟是什么?(北京大学  徐龙飞)
6. 汉语哲学的使命——特征、境况与前景(北京大学  韩水法)
7. 从《庄子》看中国古代的语言哲学思想(北京大学  章启群)

2016 Vol. 1 (1): 5-15 [摘要] ( 109 ) HTML (1 KB)  PDF  (0 KB)  ( 328 )
16 中国民族地区的语言区域与语言应用模式论
马戎
中国许多少数民族在语言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给各族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带来障碍。为改善这种状况,国家在积极推动边疆地区的“双语教育”。为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和民间的语言学习发展趋势,以便国家做出更合理的规划,本文提出“族群文化区隔”这一概念,并根据多民族聚居区各族人口比例这一指标提出多种实用性语言组合的“生活语区”与“学习与就业语区”的概念,进而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其下属的喀什地区为例说明了这一组概念的实际应用。可为在每个具体地区和基层学校因地制宜地推行双语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2016 Vol. 1 (1): 16-24 [摘要] ( 79 ) HTML (1 KB)  PDF  (0 KB)  ( 344 )
25 论中国民族语言认同
黄行
语言认同是族群认同的重要属性。语言不同的社会功能可形成不同的语言角色认同,如国家通用语言承担更多的交际工具认同,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承担更多的文化载体和社会权利的认同。而且,还存在弱势语言、非主体民族语言、复杂语言环境语言群体的认同意识要强于强势语言、主体民族语言、简单语言环境的语言群体。鉴于国家语言和民族语言认同角色定位的不同,用市场化政策提升国家语言工具认同和用非市场化优惠政策保障民族语言的区域自治权利、非遗文化的载体权利,是实现民族语言—国家语言认同和谐的策略。
2016 Vol. 1 (1): 25-32 [摘要] ( 143 ) HTML (1 KB)  PDF  (0 KB)  ( 373 )
33 澳门的语言运用与澳门青年对不同语言的认同差异
覃业位 徐 杰
澳门通行着多种语言和方言,极为复杂的多语生态和相对封闭的地域环境,为研究语言认同和多语竞争提供了语言社区样本。语言认同是指语言使用者就自身与某种语言或方言之间关系的心理定位。调查显示,语言使用者对不同语言的认同程度和功能定位差异直接影响其语言态度和语言行为。语言认同还跟地域认同和文化认同密切相关。绝大多数澳门青年对粤语的认同度最高。而对其他三种语言的认同度相对较低,且功能明显分化。多数澳门青年认为葡语是官方语言和第二外语,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英语是第一外语。澳门大、中学生对不同语言的不同心理距离,决定了其对不同语言的不同言语态度和不同言语行为,而其在地域认同和文化认同上的表现反过来强化了他们的语言认同差异。
2016 Vol. 1 (1): 33-41 [摘要] ( 92 ) HTML (1 KB)  PDF  (0 KB)  ( 334 )
42 印尼华族集聚区语言景观与族群认同——以峇淡、坤甸、北干巴鲁三地为例
刘慧
本文以少数族群的语言景观为研究视角,考察印尼峇淡、坤甸、北干巴鲁三地华族集聚区华语标牌与族群认同之间的互动关系。具体内容包括标牌内容与华人族群感知、标牌语码参数与华人族群态度、标牌文字顺序与华族行为模式、标牌功能与华人族群认同等的关系。此外,通过对三地196位华人的问卷调查和110位华人的口头访谈,发现其族群认同、语言能力、语言使用等存在较高的一致性,已形成华人言语社区。此次考察也显示,判断少数族群的言语社区是否形成,其公共空间的语言景观应成为重要的参照指标。因为对于少数族群而言,族群语言景观是增强族群语言活力、构建族群认同的重要手段。
2016 Vol. 1 (1): 42-49 [摘要] ( 179 ) HTML (1 KB)  PDF  (0 KB)  ( 346 )
50 “城市新移民”的语言身份认同
董洁
本文阐释语言身份认同概念,通过对民族志田野调查案例分析,探讨“城市新移民”的社会语言生活状况。城市新移民包括两个层面:劳动力移民和城市中产阶层移民。文中报告的民族志案例来自两次田野调查:农民工语言身份认同调查和城市中产阶层移民语言身份认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城市新移民在不同的语言、方言、口音、语言风格之间转换,通过语言构建家乡身份、城市新移民身份等多重身份认同;身份认同是一个构建的过程,不仅需要人们对自己身份的宣称,也需要他人的确认才能得以确立。
2016 Vol. 1 (1): 50-55 [摘要] ( 152 ) HTML (1 KB)  PDF  (0 KB)  ( 344 )
64 “语言与认同”多人谈
连谊慧
编者的话:2015年7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北京语言大学、中国语言学书院、商务印书馆联合主办的“2015海内外中国语言学者联谊会第六届学术论坛”在商务印书馆举行。本届联谊会以“语言与认同”为主题,来自海内外有关高校、研究机构的45位专家学者与会,围绕这一前沿话题展开讨论。本刊整理了与会专家学者的发言,经作者审阅后,以笔谈的形式刊发,以飨读者。

1. “语言与认同”是社会性、现实性都非常强的学术话题(北京语言大学 李宇明)
2. 语言及其命名影响心理认同(北京语言大学 崔希亮)
3. 语言观念决定语言政策的走向(日本成蹊大学 石 刚)
4. 要从学理上分清“语言认同”的不同层次(美国威斯康星大学 张洪明)
5. 语言认同是可以构建的(挪威卑尔根大学 赵守辉)
6. 语言标准应适度多元,具有包容性(澳门大学 徐 杰)
7. “语言与认同”可能也会成为双刃剑(北京大学 陆俭明)
8. 语言使用将影响国家或祖国认同(日本明海大学 史有为)
9. 代际差异直接关涉语言认同(日本神户学院大学 胡士云)
10. 认同感是一种主观的、政治因素很强的概念(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 徐 丹)
11. 语言实践、语言习得决定人的语言认同(澳门大学 徐大明)
12. 要重视语言与国家认同的复杂性(香港教育学院 朱庆之)
13. 应该把香港中小学用普通话教中文的逻辑说清楚(香港理工大学 石定栩)
14. 语言认同有层次差异,应分别对待(暨南大学 郭 熙)
15. 语言认同应立足于国家统一、社会和谐、权利保障(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 刘丹青)
2016 Vol. 1 (1): 64-71 [摘要] ( 122 ) HTML (1 KB)  PDF  (0 KB)  ( 358 )
72 语言与认同国内研究综述
周庆生

语言如何反映并影响身份认同,语言如何建构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建构并维持身份认同,是语言认同研究领域长期关注的重要问题。近一二十年来,国内学界探讨回答上述问题主要涉及以下六个方面:1.语言认同的内涵;2.社会语言与认同;3.教育语言与认同;4.农民工语言与认同;5.少数民族语言与认同;6.海外华人语言与认同。本文以中文文献为主,综述国内及海外华人的相关研究,涉及研究进展和动向、主要成果和领域、主要方法及贡献。展望未来,上述六大领域的研究热度似将持续,但会更加青睐新方法、新范式、新路径,特别是民族志等方法,很适合分析“心路”。另外,有关社交网络语言与认同的研究,尚有大片处女地等待开发。

2016 Vol. 1 (1): 72-79 [摘要] ( 251 ) HTML (1 KB)  PDF  (0 KB)  ( 387 )
80 语言与民族认同国外研究综述(2010—2015)
尹小荣

国外学者对语言与民族认同关系的研究始于十八世纪,繁荣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本文采用文献统计和内容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梳理了2010年至2015年的相关文献。国外的研究体现出概念认知逻辑严密、认知导向突出、跨学科特点明显和研究方法多样的特点,主要的结论不仅限于语言与民族认同、语言与心理认同、语言与多重认同,更有语言风格与多元认同的创新。这些结论归因于民族认同的要素与发生、认同与行为的匹配与表达、多重认同的嵌套与转化以及后现代语言多元价值观的形成。语言是构成民族认同最稳定的要素,是观察民族心理与实践关系的工具。语言认同能够反哺国家认同、地域认同和文化认同,能够维持和强化民族认同。

2016 Vol. 1 (1): 80-87 [摘要] ( 237 ) HTML (1 KB)  PDF  (0 KB)  ( 416 )
91 论语言规划研究的中国学派——评《语言规划概论》
赵蓉晖

语言研究在近十几年的重要动向之一,就是强调以社会现实需求为动力,把语言作为社会构建要素和国家战略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进行的探索,这不仅体现了语言学家的国家情怀与社会使命感,也从客观上丰富了语言学的内容,拓展了学科边界。笔者在回顾2014年有关领域的情况时,曾将其发展情况概括为三个特点:(1)各类活动频繁,信息发布平台多元化;(2)学科与机构建设成效显著,学术共同体形成规模;(3)研究内容逐渐深入、聚焦,跨学科特征日益突显(赵蓉晖 2014)。进入2015年,该领域的热度有增无减,达到了新的历史峰值,重要的标志性事件应包括:《语言规划概论》正式出版,举办《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十周年论坛并出版《家国情怀——语言生活派这十年》,创建中国语言学会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研究会,《语言政策与语言教育》创刊,《语言战略研究》获得正式刊号即将推出,等等。
由著名学者陈章太先生主编、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的《语言规划概论》一书于 2015年5月正式推出。此书是国家语委“十五”科研规划项目“语言规划基本理论研究”的核心成果,同时也是应用语言学系列教材的成果之一,是国内第一部语言规划方面的专业教材。由于教材的写作对知识的全面性、系统性、权威性要求很高,此书的写作者又都是长期从事中国语言应用研究和语言决策咨询的重要学者,这样的背景让读者对它充满了期待,也使人在抚卷阅读的同时不禁联想到该领域近年来的发展状况,并提出这样的问题:语言规划研究的中国学派是否已经形成?

2016 Vol. 1 (1): 91-96 [摘要] ( 350 ) HTML (1 KB)  PDF  (0 KB)  ( 345 )
版权所有 © 2015 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语言战略研究》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36号 邮编:100710
电话:010-65219060;65219062 传真:010-65523101 E-mail:yyzlyj@cp.com.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