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RSS
Email Alert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
出版: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
编辑:《语言战略研究》编辑部
国际刊号:ISSN 2096-1014
国内刊号:CN 10-1361/H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36号
邮编:100710
电话:010-65219060;65219062
E-mail:yyzlyj@cp.com.cn
订购:全国各地邮购
邮发代号:82-104
总发行:北京市报刊发行局
定价:19.00元
2024年 9卷 2期
刊出日期:2024-03-10

语言战略研究
 
       语言战略研究
1 汉字形音义,其音为何?
刘丹青
导读: 汉字具有超时空性,包括超时代性和超方言性。汉字正是以此维系了汉语的跨时代认同感和跨方言向心力,强化了方音各异的各地民众的民族、国家和文化的认同并代代相传。
2024 Vol. 9 (2): 1-1 [摘要] ( 22 ) HTML (1 KB)  PDF  (0 KB)  ( 45 )
5 论文字学的现代转型与学科发展
黄德宽
DOI: 10.19689/j.cnki.cn10-1361/h.20240201
导读: 在中国当代人文学科体系中,文字学是历史最为悠久且成功实现现代转型的学科之一。汉代对先秦经典的整理和研究,促进了文字训诂之学的兴起,东汉时期产生了《说文解字》等“小学”经典著作。《说文解字》的问世,不仅标志着传统文字学的创立,而且奠定了传统文字学的基本格局和发展方向。传统文字学的主要任务是“说字解经义”,其目的是服务经典释读,理论研究较为薄弱而不成系统。
近代以来,中国传统人文学术大都经历了现代转型发展,文字学从传统“小学”向现代学科的转型就是一个典型案例。从“小学”中逐步分立、以汉字形体研究为中心的体系的构建,古代汉字学、近代汉字学和现代汉字学等分支学科的形成,以及体现基本理论的名词术语系统的创立,是文字学转型发展的关键环节,展现了文字学转型发展的历史进程,代表了文字学学科建设的持续进步。总结文字学现代转型的经验,其历史动因为:(1)西方语言学的引进以及不同民族语言文字的比较互鉴拓宽了研究者的理论视野,(2)历代文字的考古发现深化了对汉字的认识,(3)文字学研究由服务于经典释读逐步拓展到汉字本体的全方位研究,(4)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新研究方法;其局限为:(1)对如何处理好传统学术的继承、创新和发展还存在认识偏差,(2)接受西方现代语言学影响时有些研究脱离了汉字实际,(3)对汉字发展史和基础理论研究不够深入系统,(4)各分支学科发展不够平衡。新时代的文字学研究,要不断增强现代学科意识,努力突破转型时期难以避免的历史局限,进一步提升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水平,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中确立现代文字学的学科地位和学术价值。
2024 Vol. 9 (2): 5-14 [摘要] ( 21 ) HTML (1 KB)  PDF  (0 KB)  ( 46 )
15 主持人语 核心词语的体系性意义与哲学翻译的深度
韩水法
导读: 哲学翻译是汉语哲学觉醒的园圃。在汉语哲学的范式之下,可以发现,哲学翻译中核心的、基础的词语的选择和对译,直接关涉两种语言有关形而上学、认识论或道德哲学等的观念、理论体系及其相应的制度。
任何思想的最终物理形态都是语言。换言之,既有的哲学观念和体系只有通过语言才能保留下来,而当下的哲学活动也只能栖居于语言之中,尽管不安分的哲学总是寻求超越,或以超越为自我标榜。无论是已经生成的哲学,还是正在发生的哲学,都只有通过不同形态的语言才能够得到理解,而对出现于录音设备发明之前的哲学和其他思想来说,文字几乎就是唯一的载具。这不言而喻的常识却常常被人忽视,仿佛哲学本身在流动,而语言成了无关紧要的东西。最容易轻忽的一点就是:哲学思维是通过不同的语言实现的。这就造成了一个盲区,即对两种以不同语言表达出来的哲学思想或体系,人们似乎能够跳过语言的差异而直接专注于哲学。这个盲区在今天却成为汉语哲学的一片沃土,稍加耕耘,便能收获硕果。本专题的两篇论文就通过考察马克思著作和佛教核心词语的汉译及其演变,揭示了对译词语在不同语言中原本所处的思想语境和关联,在目标文本中创造的新意义及其关联,其实质是因翻译而构造了新的思想,至少是新的思想层面。
2024 Vol. 9 (2): 15-16 [摘要] ( 21 ) HTML (1 KB)  PDF  (0 KB)  ( 52 )
17 德语Recht的翻译:汉语哲学面对的一个具体困境
文 兵
DOI: 10.19689/j.cnki.cn10-1361/h.20240202
导读: 汉语哲学不仅是要让汉语讲哲学,或是让哲学说汉语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对语言、意识、世界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行深入的思考。语言并非如实证主义所说的那样,语词的意义仅在于它所指称的对象,这种观点把语词完全看成是透明的、确定的。词作为语言系统中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附着于概念,也成为思维的最小细胞。概念的不同决定了不同的思维过程和思想内容,由此构建出不同的思想秩序。“汉语哲学”一词暗示了它与建立在不同的语言系统之上的哲学表达之间存在着隔障。理论所探讨的问题可能是普遍的,但人们身处不同语言系统,词语所表达的概念却并不是统一的、明确的,因而对于问题的呈现和思考又往往存在差异。这种情形不可避免,但无论是语言还是观念,都不是独立地发展着的,而是受制于现实生活和历史发展。因此,语言、意识、世界之间的复杂关系,也并非如后现代主义所说的那样,话语的对象只是由话语建构起来的。
语言、意识和世界之间的复杂关系,可以通过翻译这个切入点进行探讨。不同语言系统之间的交流往往涉及一些关键语词的翻译问题。汉语哲学并不将如何翻译作为其主要关切,而是追问:“为什么与其对应的概念和词语先前在汉语里面不存在,相应的观念在汉语思想中也付之阙如,而这种缺乏揭示了关于世界的何种认识和理解。”(韩水法2018)这一疑问应该是对于汉语哲学的方法论的高度自觉,但是在关涉到一些政治文本时,某些语词的翻译可能就并非那么无所谓了。语言翻译是为了跨越不同文化之间的鸿沟,不能仅停留于揭示他者如何认识和理解世界的层面,还应深入揭示这种语言秩序和观念秩序背后的现实基础和历史发展。这里可就德语中的Recht一词来加以说明。
德语Recht一词包含“正义”“公平”“权利”“法律”等多层含义。考察对马克思、恩格斯重要文献中Recht的汉译,辨析Recht与“法”“权利”“法权”等译词的对应关系,可以发现,这些译词都难以完全表达出Recht的含义。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语言和意识体现了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而其背后则是不同的历史发展。日耳曼民族在征服罗马的过程中较之欧洲其他国家更多地继受了罗马法,Recht一词含有源于罗马城邦的建立于平等与自由基础上的“正义”和“权利”的观念,而这些语义关联是中国的法传统所缺失的。厘清语言、意识、世界三者的复杂关系,对某些关键词汇翻译困境的考察不失为一个较好的切入点。对于这种关键词相互关联的多层含义的探究,可以揭示语言秩序和观念秩序背后的现实基础和历史发展,而这恰恰是汉语哲学可以着力之处。
2024 Vol. 9 (2): 17-27 [摘要] ( 17 ) HTML (1 KB)  PDF  (0 KB)  ( 60 )
28 汉语哲学核心概念“无我”的词汇变迁与思想演进
何欢欢
DOI: 10.19689/j.cnki.cn10-1361/h.20240203
导读: 异域语言的传译较易激发出新概念和新思想,甚至可以形成一时风尚。伴随着“世界”“平等”“解脱”等梵语汉译词而形成的佛学术语体系,无疑是汉语哲学研究中值得关注的一个“小团体”。本文尝试以佛学核心概念“无我”为线索,分析“无我”与“非身”“吾丧我”“忘我”“毋我”“无私”等词在翻译文献和本土典籍中的互援交错,试图以此管窥外来语词进入汉语哲学的某些基本路径。
“无我”本是佛教哲学中的核心概念。从梵语的否定表达来看,佛教对“我”的否定,即“无我”,分为两种情况:(1)否定“我”的存在而无任何肯定,“无我”义为不存在(轮回解脱的)本体或主体;(2)通过排除“常、一、主、宰”等特殊属性而肯定相对立的“识”,“无我”就意味着肯定“唯识”。但汉译佛典对此不作区分甚至无法予以区分,因此,作为翻译名相的“无我”以及另一译词“非我”都妨碍了对作为外来义理之“无我”的正确理解。佛教入华之初多用老庄术语翻译佛典,曾以“非身”对译“无我”这一目标概念,“非身”源于老子的“无身”;而后“非身”完全被“无我”所替代,“无我”的本土思想资源应为庄子的“吾丧我”。随着佛教思想渗入中国文化,“无我”又由佛入儒,在词义和用法上发生了重要转变。儒家的“无我”源于孔子“毋我”,但宋明理学家受到佛教义理的浸润,对“我”的理解从私利转化为私利主体,把佛教中以本体论意义为主的“无我”,诠释成儒学体系中表达道德境界为主的名相。“无我”从“汉译”到“汉化”“中国化”的词汇变迁与思想演进,展示了外来语词传播、发展、融入并最终成为汉语哲学本身的一种典型模式。
2024 Vol. 9 (2): 28-40 [摘要] ( 21 ) HTML (1 KB)  PDF  (0 KB)  ( 48 )
41 国际语言冲突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方小兵
DOI: 10.19689/j.cnki.cn10-1361/h.20240204
导读: 语言冲突具有普遍性。“世界的政治史可谓语言接触和语言冲突的历史”(Wright 2004:7~8),语言冲突已和语言歧视、语言濒危并列为“当今世界最严重的三大语言问题”(李宇明2017)。进入21世纪,全世界的语言冲突形势并未减缓。一方面,大规模的国际移民和人口流动加剧了全球语言失衡,并带来不同语言、文化和价值观的碰撞;另一方面,社交媒体扩大了语言冲突的影响范围,让更多群体卷入其中。
基于从Web of Science等大规模文献数据库穷尽检索得到的131篇语言冲突研究文献,梳理了国际上对语言冲突的研究概况,包括语言冲突的定义、分类、诱因,语言冲突与语言竞争的区别,以及主要研究方法。纵观现有的国际语言冲突研究,国外学者应用较多的理论框架有4个:语言接触理论、语言安全理论、语言认同理论和语言权利理论。现有研究存在一些缺憾:第一,实证研究居多,缺乏整体意义的理论建构,难以形成有影响力的学派;第二,碎片化的个案研究多,综合性研究少,特别缺乏横向的国别比较研究和纵向的历史比较研究;第三,描述性研究居多,对策性研究缺失。展望未来,应进一步拓宽研究领域,将国际组织层面的语言冲突纳入研究范围;在关注语言权利的同时,重视语言伦理的德治社会效应;优化语言冲突的应对方略,建立预防和治理语言冲突的长久机制。
2024 Vol. 9 (2): 41-52 [摘要] ( 19 ) HTML (1 KB)  PDF  (0 KB)  ( 46 )
53 冲突视角下的克罗地亚语言与民族建设
戴曼纯
DOI: 10.19689/j.cnki.cn10-1361/h.20240205
导读: 作为欧盟重要成员国的克罗地亚是中国的全面合作伙伴。两国建交30多年来,始终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利共赢基础上发展并开展各领域的交流合作,两国关系成为不同幅员人口、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友好合作的范例。深入了解克罗地亚的国情和民情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纵观20世纪初叶以来发生在克罗地亚的语言冲突,语言既是冲突的缘由,又是冲突的工具,不失为一个分析语言冲突的生动案例。克罗地亚族政治精英和知识精英利用语言的集体叙事功能,刻意将其语言与其他南部斯拉夫民族使用的语言区分开来,从语言的命名、标准化和规范化等角度为论证民族身份认同提供理据。南斯拉夫时期反复多变的语言政策以及民众对语言政策的反应,充分体现了借语言正名之力实现独立民族身份构建的意图。克罗地亚语和塞尔维亚语的关系及命名的分合,与民族情感和政治问题纠葛,贯穿克罗地亚谋求独立的历史进程。克罗地亚独立后,“塞–克语”旧称引发的学界批判和对克罗地亚语规范发展之功的争夺,反映了克罗地亚人长期以来的小族语言心态。回顾克罗地亚语言与民族建设的历程可知,语言在构建民族身份、建立独立国家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语言冲突可能成为撕裂国家民族认同、导致国家分裂的重要力量。结合当前中国的现实语境,在保护各方言和各民族语言的同时,尤其要警惕损害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分裂型语言民族主义”及历史误读或刻意曲解;全社会需共同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
2024 Vol. 9 (2): 53-63 [摘要] ( 15 ) HTML (1 KB)  PDF  (0 KB)  ( 42 )
64 基于统计数据的欧洲40年来语言冲突研究
何山华,王靖雯
DOI: 10.19689/j.cnki.cn10-1361/h.20240206
导读: 欧洲是一个语言多样性与语言冲突长期并存的地区。20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深入发展以及区域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全欧洲范围内的语言接触不断加速,引发了从街头抗议到武装对抗等烈度不等广泛持久的语言冲突,影响了欧洲区域和国家层面的政治架构、社会文化、治理方式以及个人层面的语言选择。本文拟对欧洲1980年以来有记载的语言冲突事件进行梳理和分析,力求更好地认识欧洲40年来语言冲突的全景图式和焦点争端,以指导我们更好地与欧洲交流、合作与竞争。
欧洲是一个语言多样性与语言冲突长期并存的地区。本文基于现有欧洲抗议、冲突、犯罪等事件记录数据库,结合国家民族异质化指数等数据,对欧洲1980年以来的语言冲突事件进行了全景式扫描和重点案例分析。在如今45个欧洲国家中,有27个发生过语言方面的冲突,39个发生过语言或民族冲突,涉及41种语言。但此类冲突数量并不突出,绝大多数仅占各国冲突总数的1%~6%,且语言冲突数量远低于民族冲突数量。语言冲突数量前十的国家大部分处于中东欧地区,参与方主要是民众和政党,涉及行政、教育、司法等方面的诉求,冲突方式大都是温和的抗议,在个别地区也会发生暴力冲突。随着欧洲民众和政府对语言超级多样性更为宽容的态度,语言冲突可能会朝着泛化和弱化的方向发展,即大范围、低烈度持续存在,对未来的研究和语言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
2024 Vol. 9 (2): 64-76 [摘要] ( 19 ) HTML (1 KB)  PDF  (0 KB)  ( 61 )
77 气候变化相关语言问题国际研究述评
许小颖,王春辉
DOI: 10.19689/j.cnki.cn10-1361/h.20240207
导读: 气候变化指温度和天气模式的长期(几十年或更长)变化。这些变化可能是由太阳活动的变化和大型火山爆发等自然原因造成的,但自19世纪以来的人类活动,特别是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成为当今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化石燃料燃烧排放温室气体,这些气体就像包裹着地球的毯子,捕获太阳的热量并使地球温度不断升高。
当下的气候变化受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共同影响,以全球变暖为显著特征,是人类社会最具紧迫性的挑战。30多年来,“气候变化”和“气候变化相关语言问题”研究快速增长,成为一个新兴的跨学科研究课题。对“气候变化相关语言问题”国际研究文献进行全面梳理可以发现,气候变化与语言迁移和语言遗失、语言可及性、话语权和话语体系构建、词汇问题以及言语治疗等5个话题是主要研究议题。这些研究呈现出4个方面的特点,即气候变化研究的多学科性决定了气候变化相关语言问题的多学科性,气候变化相关语言问题具有全球共性和国家区域差异性,气候正义是气候变化相关语言问题的核心,气候变化争议塑造气候变化相关语言问题研究议题等。语言学界应重视并参与气候变化相关语言问题探索,助力中国更加有效地参与全球气候治理。
2024 Vol. 9 (2): 77-88 [摘要] ( 17 ) HTML (1 KB)  PDF  (0 KB)  ( 49 )
89 天气表达的跨学科研究范式
董思聪
DOI: 10.19689/j.cnki.cn10-1361/h.20240208
导读: 一个语言所呈现出来的面貌主要取决于以下3个方面的互动:亲属传承,语言接触,以及环境、生活方式和信仰(Dixon 2010:14~15)。可见,除了语言内部因素,语言外部的自然、社会、文化等因素都可能影响语言的各项特征与演变方式。其中,气象环境对语言的塑造作用很早就吸引了语言学家的注意,并在近几十年中催生了相当多的研究成果。已有研究主要讨论了气象环境对语音和词汇的影响。
人们所处的气象环境会影响语言中的天气表达,据此可以分析解释语言的类型分布。既往研究建立了一套范式,包含两个核心步骤:按照参数刻画类型模式,继而对类型分布进行跨学科解释。这一研究范式可以深入分析天气表达呈现多种表现的原因:首先,将获取的天气表达语料按照编码方式、及物性、方向性和名词语素使用等4项参数进行标记整理,梳理出其类型系统;随后,借助语言学、气象学、文化学、认知科学等领域的理论、方法和数据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等工具,对诸多分布模式进行跨学科解释,找出影响天气表达的语言和非语言因素。针对汉藏语的数项研究个案展现了这一范式的具体运用。这一范式拓展了天气表达类型学的研究视野,为探究语言认知机制提供了有效的切入点,并有助于挖掘书面文献中的气象信息。在该框架下,如果能进一步丰富分类参数和解释学科,并拓展研究对象和材料,未来的相关研究能够取得更具价值的成果。
2024 Vol. 9 (2): 89-96 [摘要] ( 17 ) HTML (1 KB)  PDF  (0 KB)  ( 38 )
版权所有 © 2015 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语言战略研究》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36号 邮编:100710
电话:010-65219060;65219062 传真:010-65523101 E-mail:yyzlyj@cp.com.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