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2018年1月,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三部委联合制定了《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8 ~ 2020 年)》(以下简称《计划》),提出“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语”,明确了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划的基本原则、目标定位和具体措施。《计划》印发后,全国各地纷纷制定具体方案,推进推普脱贫活动。学者们对语言和贫困的关系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进一步廓清了推广普通话在扶贫脱贫中的重要意义。如李宇明(2018:5)从“费希曼- 普尔假说”和“胡焕庸线”出发,对“语言何以与贫困相关”“语言何以能扶贫脱贫”的议题进行了论证;赫琳(2018)基于人力资本理论提出语言扶贫具有从根本上治贫的作用;王春辉(2018)从国家政策、特困地区语言现状和语言资本等多角度阐述了语言要素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在分析语言和贫困的关系方面,学者们普遍强调了语言的人力资本属性,很好地阐释了语言的经济效益和推普对于脱贫工作的助力。但由于语言资本理论的着眼点是经济视角,因而对于推普脱贫中一些社会心理方面的语言问题,如语言认同、语言习得等,缺乏有力的解释。推普脱贫工作的目标就是要使贫困人口通过说普通话来提升收入、实现永久脱贫。在说普通话的过程中,贫困人口付出的不仅是需要购买教育服务等的直接成本和时间、精力等间接成本,同时还有其他方面的付出,如:放弃使用自己原已熟悉的方言语码、克服害羞胆怯等心理因素建立说普通话的信心、培养对于普通话的认同感等。我们可以把这些行为总体归纳为社会学者所界定的“社会交换”行为:期望获取回报并且一般也确实得到回报的自愿行为(布劳 1988:108)。社会交换理论的创始人霍曼斯从行为心理学和功利主义经济学的公理和原理中寻求对具体社会现象的阐释,从而诞生了交换理论。后来,布劳、爱默生等学者将交换理论从微观研究拓展到了宏观研究,使之应用于不同层次的社会结构和复杂的社会情境中(范伟达,朱红生 1989:101~154)。徐大明(2015)对社会交换理论在语言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开创性的探讨,认为人类的语言活动具有社会交换的所有特征,包含了社会交换分析中发现的互动、利益、权势、信赖、情景等因素,将语言互动的经济关系置于言语社区的情境下进行讨论,从而提出了语言交换理论。
语言交换理论吸收了语言经济学的价值分析和言语社区理论的社会层次分析方法,引入社会交换理论中对等互惠的行为模式对语言现象进行阐释。从人际互动到宏观社会结构,该理论区分了3种不同层次的语言交换形式:会话(个人之间的语言交换)、语言习得(个人和言语社区之间的交换)和语言规划(言语社区和言语社区之间的交换),讨论了各自的交换规则、特点和过程,对语言活动中蕴含的社会合作、矛盾与冲突、关系与结构、过程与结果等进行了解释,因而可作为会话分析、语言教育和语言规划等工作的理论指导,也为我们分析推普脱贫各个层次的语言活动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在此框架下,我们可以发现推普脱贫工作中不同层次的语言交换行为:推普对象个人之间的交换(会话)、推普对象与普通话言语社区之间的交换(语言习得)以及对象言语社区与普通话言语社区之间的交换(语言规划)等。对不同层次语言交换行为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推普脱贫中的语言活动,更有针对性地制定符合语言规律的推普方案。接下来,我们将在语言交换理论的指导下,对推普脱贫中的语言活动进行分析,并根据相关问题进行实证研究。
|